我从这门课中学到了什么

2024-02-08 11:38:3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从这门课中学到了什么》,欢迎阅读!
学到,什么

我从这门课中学到了什么

摘要:我从陈老师的毛概课上学到的不仅是中国的历史,还有我们去怎么看待问题的角度,让我能用发散性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更加没有让我成为书呆子,能够让我了解一些最新的国家大事。我感到受益匪浅。

关键字:课堂交流国家大事上课形式

很快一个学期就这样过去了,这个学期的课增多了,毛概课也是其中之一。本来以为毛概课又是老师滔滔不绝的夸赞中华民族什么的,而且高中又是学文科的,整天面对政治和历史,所以也是没抱多大希望去上,不过没想到老师竟不是只讲一些课本上的东西,而是用一种发散性的思维,很生动形象的给我们上了毛概课。

我从这门课中一个最大的收获就是思考。平时看些什么视频也好,读些什么书也好,是就这么过去了,根本不会有太多想法。但是上了陈老师的课,老师会在看视频前提醒我们去思考一些什么问题,让我们带着问题去看视频,看完之后我真觉得能够记住这个视频的重点内容,而且我的脑子也不是仅仅呆滞的在看,而是在想着老师的问题。学会了思考能让我在其他方面的学习变得更加的轻松。

还有老师会让同学有些主题演讲,同学们自己制作ppt,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让同学在课后也能够独立进行思考,并且还能锻炼学生演讲的能力。还记得有一次,老师上课即兴让我们大家把问题的答案写在纸上交上去。我的大脑在那时飞速运转,而且不仅要把脑子中的想法源源不断的想出来,更要把它转换成文字写在纸上,我觉得这很能锻炼我的写作思维。

老师不仅会对课本知识系统的梳理,而且也会在课间放一些时政热点和新闻的视频,《新闻周刊》《焦点访谈》。这些不仅是纯粹的新闻节目,而且其中也有评论性的东西,能够对现在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看完之后也能让我们有着深刻的反思,能够正视中国现存的问题。我觉得这对我学习毛概知识有着现实性的指导。从深层次来说,我学习毛概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通过理论的学习,能够促成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知,能够运用于社会实践中。而我觉得《新闻周刊》就是实际问题的展示,深刻而又直接的触动着我用新的思维方式去运用理论,进行探索和思考。

还记得老师在一次课前给我们放了《壹周立波秀》中,周立波和另一位名人关于中国教育问题的探讨。我也想简单地谈谈中国的教育。中国的“教育”和课程设置集传统社会和苏联影响之大成,把课程理解为少数人研制、多数人实施、自上而下单向传递的指令和目标,而为了维护这种指令和目标的权威性,又从不允许对之研究和反思。教育必定是以教师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教者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你就得学什么就得考你什么,这必定是以教材以知识甚至以长官意志为标准,其内容恶性膨胀无限发展而侵害学生利益;学生和教师都异化为教材和知识的奴隶,教材内容既多又虚又死对学生的要求又极高,中国的学生负担之重是世界上少有的,缺乏创新精神也是必然的。教育应该也只能按照教育者的意愿来塑造“被教育者”“受教育者”,不受被教育者的任何制约。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每个人尤其是权力部门垄断部门如果没有制约,他们只顾自身的利益而伤害他人利益是必然的!利己必然损人,不利己也要损人。教育者听谁的?谁来制约他们?也许他们受点制约,但绝对不是被教育者!教育者什么时候考虑和尊重过“受教育”者,相反他们总是希望自己对被教育者的权力越来越大以至无限,他们手中掌握的丰富的资源又使这种愿望变成现实。这就像卖方市场绝对不会考虑和照顾而


只会想方设法伤害买方的利益一样,在没有制约(用时髦一点的话说就是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谁都会走最轻松的利用自己的权力和优势损人利己(甚至不利己也要损人压迫人)道路。中国孩子负担之重世所罕见,“减负”的呼吁也叫喊多年,但就是减不下来,甚至是越减越多。原因就在于这些负担不是由学生主动要求的而是教育者强加的,标准是他们定的,负担背后甚至有着巨大的利益,是他们的“扩权”和“增收”,不然他们决不会有如此大的积极性。要利用权力“设租”的垄断经营者放弃自己的利益,主动为学生“减负”无异于与虎谋皮。

不客气地说,计划经济下的教育还只是学习上“暴政”,出面的主要是教师,痛苦的主要是学生;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力市场化则又加上了经济上的“暴利”,出面的主要是权力,痛苦的又加上了所有的家长。本来,“博见为馈贫之粮”,求学是穷人(穷国)脱贫致富改变命运的主要途径之一,但现在的求学则使穷人未必脱贫却先要“致贫”。如今“义务教育”几近崩溃,高中和大学的高额学费重利盘剥不知演绎出了多少人间悲剧,它加剧了城乡差距扩大了贫富差别,极大地危害着人才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金钱比成绩更重要,这种现象仅仅是开始正在愈演愈烈,教育”成了中国人的一个黑洞,谁也不知要受多少罪,要花多少钱。

上学是孩子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少年的经历将影响人的一生。学校的做法将影响社会的一切方面。学校是社会的基础和摇篮,蕴藏着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基因。校与民族精神二者互为因果。中国成为这个样子,与学校与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教育造就了乖孩子,造就了中国人服从沉稳内向谦卑的民族性格,但凡事有利必有弊,这些是中国传统社会稳定的因素,也是社会停滞不前的原因。当中国面对现代化挑战,在世界范围内从事生存和发展的竞争时,中国教育的因循守旧、尊卑有序、泯灭个性,压制创新等阻碍社会发展的负面作用立即突现出来了。教育创造了中华一统文明,同时也塑造了民族文化的保守性格软弱态度,造成了民族的孱弱和屈辱。人最可贵的是自尊自信,社会最需要最宝贵的是自由平等民主的气氛和环境,而这些正是我们的学校所缺乏的。学校本应是最为体现和使人们学会平等的地方,但是教育何曾平等待人?平等又如何进行教育?中国人从来就没有平等观念,没有自己权利和尊严的观念,从来没有尊重过自己的人也就从来不会尊重别人。我们决不要这样的教育,或者说要彻底改革这样的教育教育简直是扼杀人才,埋葬财富,磨去了中国人的智慧、信心、灵气、勇气,阉割了创新灵魂。这些东西是在学校丢失的,也应当在学校中补上来。老师在上课过程中经常会加入一些批判性的真正对我们有用的东西,来警示我们。

在这学期中,老师还组织了一次辩论赛。对中国的热点问题,学生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让大家完全能够参与其中,更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同学们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对正确的价值观有一定的认识和是非辨别力,促使同学思维从狭隘变得宽广,思考着各种深层的本质问题。

总的来说,通过陈老师的毛概课我学到的不仅是课本的知识,更加明白以后人生中的一些道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56c97c0941ea76e58fa04c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