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导游词

2023-02-09 23:05: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红旗渠导游词》,欢迎阅读!
红旗渠,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来到河南的省会郑州,俗语说,有缘千里来相会,看来我们是很有缘的,这次旅游由我来担当你们的导游,在我身边的这位先生是我们的司机王师傅,我们俩很荣幸为大家服务,有需要的地方尽管提出来,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为你们解决。当然,也希望大家能跟我友好合作,让我们愉快的共同完成这次红旗渠之旅!在这里,就先预祝大家本次旅途愉快!

首先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行程,我们从郑州出发,途径新乡、鹤壁,我们就到达我们的目的地林县红旗渠了!现在我们已经出发在去往红旗渠的路上,趁此机会,我老给大家介绍一下河南!河南位于中国中部,不仅平原辽阔,气候湿润,土质肥美,堪称我国农业大省;还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经济逐渐迅速发展。除此之外,河南还是中华古老民族的发祥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古时讲究“得中原者得天下”,河南在南宋以前一直是全国的文化轴心,长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焦点,无数的杰出人物在这块土地上驰骋,激荡出无数的历史风云!

说话间,我们的车就已经缓缓进入了安阳境内。安阳位于河南省的最北部,是河南的北大门。它地处晋冀豫三省交汇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祥地,岳飞故里,红旗渠精神的发源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字和文物考证的都城,著名大禹治水文王演绎妇好请缨苏秦拜相岳母刺字等历史事件也都发生在这里。也是在这里,中国的青铜器发展到了巅峰时代!

各位朋友:说话间我们已经到了林县红旗渠,红旗渠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林州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悬崖绝壁之处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19602月动工,1969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十年余之久。被中外游人誉为"人工天河""当代万里长城""世界第八大奇迹"

接下来就请大家关好窗户,带好贵重物品,车停稳后随我下车!请大家一定要记住我们的车体颜色、车牌号码以及我们车停的位置,以防返程的时候跟错车!我们的游览时间是四个小时,四个小时后我们在景区门口集合!请大家把握住时间。

红旗渠景区主要有分水苑、青年洞、络丝潭,首先我们参观分水苑景区。

水苑风景区是一园林式景区,也是红旗渠总干渠分为三条干渠的地方。

名:坟头岭,后因之改名为分水岭。它不仅是红旗渠三条干渠的分水枢纽,而且也是自然界的分水岭。

进来之后最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分水苑牌坊,它宽11米,9米,19946月底落成的仿古建筑,正面写着分水苑三个大字。走进分水苑牌坊,我们迎面我们看到的是千军万马战太行的巨型浮雕。浮雕以林州人民战太行的群体形像出现,用磅礴的气势勾勒出一幅改天换地的斗天图。其中,既有凌云壮志的豪


迈气概,又有雄伟壮观的战斗场面,整个浮雕分为四个场面:1林县县委发出漳入林的号召;2、技术人员实地勘测;3、凌空除险;4、千军万马战太行。

左面墙上的这六幅壁画介绍的都是红旗渠上的重点工程,第一个画面是旗渠源头。位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山腰。是将漳河水引入红旗渠的枢纽工程。第二个画面是青年洞。该工程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也是红旗渠最艰险的工程。第三个画面是空心坝。一坝两用,上面过河水,坝心走渠水,渠水不犯河水,成功地解决了渠水与河水平面交叉的矛盾,是一座两用坝。第四个画面是南谷洞水库。该水库是亚洲第三高堆石坝,它既可以调节汛期洪峰,又可以在枯水季节为红旗渠补充水源,现在我们已把它开发为太行平景区。第五个画面是桃园渡槽。它位于一干渠上,过去是个三用桥,即桥上走汽车,桥下流河水,中间一个暗槽,自北向南流渠水。现在为了解决城市人口用水问题,在暗槽内架设了一条输水管道,自南向北把弓上水库的水引入林州市,所以现在它变成了一座四用桥。第六个画面是红英汇流。英雄渠建于50年代,红旗渠建成后,一干渠的水流至合涧镇与英雄渠汇合,水势翻腾,蔚为壮观。

沿石阶拾级而上,我们来到纪念碑前。红旗渠建成后,水蚀风化,渗漏严重。市委、市政府决定,对红旗渠源头21公里处实施二期技改工程。这块纪念碑,就是为这次技改工程所立的。大家可以看到每一面都是有我们国家或者省内领导人题写的字体,可见红旗渠的重要性有多大。它是199045日红旗渠通水25周年之际所建。通高22米,共6棱,每梭面宽074米,碑帽为仿古式屋檐护顶。第一面采用凹形雕刻形式,书写着 红旗渠纪念碑六个镏金大字;第二面为红旗渠简介;第三面为红旗渠示意图;第四面雕刻着毛泽东语录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第五面为红旗渠主要建筑物简介;第六面刻有红旗渠精神永放光的碑文。

再往前走,这里是红旗渠纪念馆,原为红旗渠纪念亭,建于1973年,2002年改造为红旗渠纪念馆。通过这里的壁画,以及厅中央这个沙盘模型是70年代在周总理亲自安排下制作的,曾长期在中国农业展览馆展出。在看过这个沙盘模型后,您对红旗渠就会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57163aef524ccbff121847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