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梅花诗句【说梅】

2022-03-19 16:58: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著名梅花诗句【说梅】》,欢迎阅读!
诗句,梅花,著名,梅】

著名梅花诗句【说梅】



中国是梅的故乡,植梅赏梅有着悠久历史,梅是我国的特产,数千年前就繁衍生息于我国的许多地方。最初是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后来慢慢地开始广泛栽培到以江南为主的其他地方。梅种类繁多,朱砂梅,如胭脂欲滴,无比浓艳;玉蝶梅,素静雅洁,无限风韵;宫粉梅,着花繁密,红颜淡妆,浓香袭人;龙游梅,枝干盘曲,犹如蟠龙,蜿蜒多姿。其它名贵者尚有亭亭玉立的照水梅,娇艳如墨的墨梅等。

中国,植梅、赏梅、咏梅有着悠久的历史,由梅花而引发出来的史话、诗话、奇闻逸事,都+分富有情趣。

梅花首先为文人雅士所喜爱,一旦文士与梅花交上朋友,便产生出风雅绚丽的诗情画意。南宋诗人范成大,隐姑苏石湖,植梅数百本。后又购得王家房舍七十楹,拆之植梅,列梅花11(连同异名达97),著有《范村梅谱》,其中详述了江浙的梅花。他特别推崇白色的绿萼梅,有诗为证:却寻千树烟江曲,道骨仙风终绝俗;绛裙缟袂各朝元,只有散香名萼绿。汤显祖的《牡丹亭》中,柳梦梅和杜丽娘在梅下结缘、梅树也因而成就了一段曲折的姻媛。

元代画家王冕,自号梅花屋主,隐九里山,植梅千株,茅庐题额梅花屋。他在这里绘出大量的梅花画卷。他工墨梅,或用胭脂作没骨梅。其颂扬墨梅的诗写道: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风满乾坤。历史上喜梅成癖的是北宋隐逸诗人林和靖,他结庐杭州西湖孤山,绕屋植梅300株,并养鹤放鹤。因不娶无子,便有梅妻鹤子的佳话。他所吟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之句,被誉为千古绝唱。据说此诗脍炙天下殆百年,苏东坡方步其后尘,吟出纷纷初疑月桂树,耿耿独与参黄昏之句,才被文士列为咏梅又一好诗。以后元代杨维桢的万花敢向雪中开,一树独先天下春、明代高启的雪满山中高士卧,月照林下美人来,也得到世人赞赏,前者咏出了梅的气节,后者咏出了梅的精神,它们与林逋咏出的梅的风韵,并称为梅花诗三绝。历史上的钗裙喜爱梅花,逊于须眉。女人爱梅,大多为了包装,借梅花以显露她们的娇容。南朝刘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正月初七日)卧于含章殿檐下,院中梅花飘落其额上,妩极美!因被脂粉粘住,—时拂之不去。于是宫女效法,都将梅花饰于额上,盛称梅

1




花妆。唐开元间,玄宗有妃名江采苹者,性喜梅,她所居院落尽植梅花,建亭名梅亭。梅开时节,赏梅赋诗,夜深不忍离去,被风流的唐明皇呼为梅妃,名噪一时。

梅花也曾引出不少奇闻逸事。《花史》载,有名铁脚道人者,爱赤脚走雪中,兴发则朗诵《南华秋水》篇,嚼梅花满口和雪咽之。他说:我要将寒香沁入肺腑。《广客谈》载,江湖异人龙广寒,事母至孝。六月二日,其母寿旦,启北牖举觞祝寿,见有梅花一枝伸入室内,香色绝佳。迟放的梅花,竟凑至夏日为孝子母祝寿,客惊奇,皆称此为孝梅。

独具高洁、正气的梅花史话,,发生在战国年代。楚国大夫宋玉曾借梅花之名,为爱国诗人屈原鸣不平。当时楚顷襄王出游云梦,见野外梅花初放,十分喜爱。宋玉借机进谏道:梅美则美矣,臣惜其生于寂寞之滨,华于岁寒之时,若能迁移至宫苑,岂不妙哉!原来屈原被奸人进谗,蒙不白之冤,被顷襄王放逐,长年行吟(流浪)于沅湘汩罗江畔,故宋玉借梅以谏君主。昏王当然明白宋玉的弦外之音,竟不予理睬,致使屈原负屈含冤自沉于汩罗江,铸成千古奇冤。后人吟道:夫嘉卉而信奇兮,历岁寒而方华;茕独处廓,岂不可召兮!王孙兮归来,无使哀江南兮!

写到这里,不禁使我想起了与我们无锡结缘的两株奇异的梅花:一株被誉为状元梅另一株暂且叫它变色梅吧。南宋时,在临安任参政的河南人张焘,去任后徙居于无锡和武进交界处的新塘乡。他延请无锡人蒋重珍为他的儿子正甫讲学。书堂之前有一株已经朽蠹了的红梅。蒋对梅默默祝道:某若能及第,梅当复生开花。从此,他利用讲学之余,精心栽培浇灌,开春时竟开出满树红梅。蒋重珍感叹说:朽蠹之梅,经过有心栽培,能重开鲜花,人非朽木,能不为之精心浇灌而使之成材乎?大概这位古人,悟出了其中真谛,发愤给自身以丰富的知识灌输,后来终于在嘉定癸未年(1223)夺得状元,官至刑部侍郎。从此他自号一梅,在故乡建一梅堂以纪念。这株老梅也荣光之极,被称为状元梅。说起变色梅,它是显赫一时的-株珍梅。1983年春,《中国梅花品种图志》协作组的专家,在无锡园林发现一株极其珍贵的绿萼龙游梅。它,曲枝如蟠龙腾飞,重瓣,清香诱人。行家们说:中国龙游梅的珍品,只有一个品种叫紫萼;就是绿萼梅,品种也很稀少的。绿萼龙游,将两个珍贵的特征合二而一,产生了空前难得的奇品。因而,

2




他们当时就把它迅速介绍到国外。可惜,不知是植物生长规律不可抗拒,还是不善于科学管理,至1984年春,这株珍贵的梅花竟绿消红现,变成普普通通的红萼龙游了。

手种梅花,如此主人真不俗;眼空震泽,看来山势亦朝宗。这是当年储南强赠送给荣德生梅园的一副联径,真乃情深意切。梅园,是我国著名的民族工商业者荣宗敬、荣德生所建,至今已有90多年了。民国元年,荣德生先生用我国的传统名花梅花为题造园,取意梅花冰肌玉骨、高雅坚贞的品质,以示他清白为人,为天下布芳香,以善济世,造福乡里的宗旨。梅园,面临太湖波光,背倚龙山翠峰。园内湖石玲珑,花径蜿蜒;古雅的亭台楼阁,错落地点缀在香海里,窈窕多姿。每年早春,梅花盛开,山翠梅艳,风光旖旎,是久旱享盛誉的中外游人赏梅的胜地。

寒梅傲雪、独步早春,因此,对梅花一直有种说不出的好感。岁寒三友松竹梅中有它,四君子梅兰竹菊中也有它。梅花高洁、典雅、冷俏、坚贞的气质,任何一种花也比不上。

梅花是中国特有的树种,不仅色彩繁多,而且尤以风韵美著称。宋代诗人范成大曾说梅以韵胜,以格高。梅花的色、香、形、韵处处都展示着它的卓越风姿。它的形象曲折多姿、色彩云蒸霞蔚、香气清幽雅逸、品格经霜耐寒。只要品味过梅花精髓的人,无不会为梅花的风姿所折服。而梅花之所以能成为国人常见的审美意象,赋予它众多美好的品格,究其主要,也多是因为古代文人把自己的主观之意和梅花的客观之象融合的结果。 (散文编辑:江南风)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5991a9b09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f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