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 遣悲怀三首 元稹

2022-11-29 15:1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鉴赏 遣悲怀三首 元稹》,欢迎阅读!
元稹,悲怀,唐诗,鉴赏

唐诗鉴赏 遣悲怀三首 元稹

【原作再现】 遣悲怀三首·其三 元稹 〔唐代〕

我独自坐在这里,为我们俩哀悼,我现在的七十岁还缺多少年?.

没有后代是命运的安排,潘岳只是徒然哀悼他死去的妻子。 即使可以埋葬也说不出一种激情,来世的羁绊是多么虚幻的希望。

然而我睁开的眼睛能看到整个夜晚,你眉宇间的终身烦恼。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无所事事,为你哀悼,为我叹息。人生短短一百年有多长! 邓佑无子是命中注定的,潘岳对亡妻的哀悼只是徒劳的哭泣。

就算能葬在一起,也不能互相倾诉。与来世结缘是多么虚幻的希望。

我只能整夜睁着眼睛想你,报答你一辈子伸不开的眉头。 注释

邓攸:西晋人,字伯道,官河西太守。《晋书·邓攸传》载:永嘉末年战乱中,他舍子保侄,后终无子。


潘岳:西晋人,字安仁,妻死,作《悼亡诗》三首。这两句写人生的一切自有命定,暗伤自己无妻无子的命运。 窅( yǎo)冥:深暗的样子。 【简要赏析】

首句“闲坐悲君亦自悲”,承上启下。以“悲君”总括上两首,以“自悲”引出下文。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了人寿的有限。人生百年,也没有多长时间。诗中引用了邓攸、潘岳两个典故。邓攸心地如此善良,却终身无子,这就是命运的安排。潘岳《悼亡诗》写得再好,对于死者来说,也没有什么意义,等于白费笔墨。诗人以邓攸、潘岳自喻,故作达观无谓之词,却透露出无子、丧妻的深沉悲哀。接着从绝望中转出希望来,寄希望于死后夫妇同葬和来生再作夫妻。但是,再冷静思量:这仅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幻想,更是难以指望的,因而更为绝望:死者已矣,过去的一切永远无法补偿了!诗情愈转愈悲,不能自已,最后逼出一个无可奈何的办法:“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诗人仿佛在对妻子表白自己的心迹:我将永远永远地想着你,要以终夜“开眼”来报答你的“平生未展眉”。真是痴情缠绵,哀痛欲绝。 【创作背景】

这是这组三首诗中的第三首。写于公元811(元和六年)右,元稹负责监察御史,在东台任职。据说这组诗写于公元822(长庆二年)。这是元稹为了纪念去世的原配妻子而制作的。 【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59afa281d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a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