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研究综述

2023-04-03 00:23: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研究综述》,欢迎阅读!
辅导员,专业化,综述,队伍,高校



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研究综述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近年来,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本综述涉及三方面:一是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内涵;二是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问题与对策;三是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研究方向。

标签: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专业化;研究综述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门人才。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人才培养工程,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基地。选拔推荐一批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进一步深造,攻读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学成后专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第24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要求,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事政策、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以及就业指导、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化辅导与培训,开展与辅导员工作相关的科学研究。自中央和教育部的文件下发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得到明显加强和改进。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水平辅导员队伍,既是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和关键,也是推进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本文依托中国知网(CNKI)进行文献检索,结果显示,19802012年,篇名含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精确检索的文章共计287篇,其中核心期刊28篇,最早是杨志荣、郑玉祥、孙文生于1994年在《黑龙江高教研究》第2期发表的《浅议高校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此后,没有相关文章出现,直至2004年,连凤宝在《中国高等教育》第1期发表了《谈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从此,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文章犹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据检索资料分析,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研究的图书自2005年相继出现,但专著较少,多数研究成果散见于学位论文及学术期刊中。总体上,从研究时间看,自2004年开始,发展态势迅速上升,研究成果逐年递增;从发表的刊物类型看,大部分成果发表在本科院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以及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类期刊中,小部分教育类和高教类核心期刊发表了相关成果;从研究主体看,多数是普通本科院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亦有部分硕士研究生热衷其中。研究者中,绝大部分是基层第一线的年轻学者,具有很强草根性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内涵

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内涵研究,就是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研究者对此见仁见智,处于相对分散的状态。多数研究者倾向于通过辨析专业、专业化概念进而推定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内涵。

刘欣堂、迟沂军认为[1],专业化是指某项工作经过专业培训的专门人员专门从事该项工作并不断提高的过程,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即指辅导员要成为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为职业的专业型人才,并向专家学者型方向发展,鼓励辅导员成为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包括专业化的学科建设、专业化的岗位培训、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和专业化的素质能力四方面。彭庆红认为[2],专业化就是一种普通的职业或职业群体形成专业




特质、获取专业地位的过程。具体来说,专业化就是形成专门化的知识体系、专门化的教育培训与认证体系、专门的工作标准体系、专门的职业伦理规范体系、专业团体的过程。在此基础上,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是指形成与完善专门的知识体系、建立专门的工作标准与职业伦理体系、发展专业团体并获得专业地位的过程。同时,彭庆红从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状况看,对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概念进一步作如下说明:首先,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群体的专业化与职业本身的专业化虽有区别,但在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还处于不太成熟的情况下,两者有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交叉。其次,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主要针对专职辅导员,兼职辅导员毕竟是短期的。再次,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是一个过程,其推动者可能是教育行政部门、大学、专业团体,也可能是个体。

张晓娜,周亚夫认为[3],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是指高校辅导员队伍在其职业发展的过程中,具备了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标准,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和自治组织,建立了专门的教育培训制度和培训机构,制定了成熟的职业伦理和职业规范,并且也能提供满足社会某一方面需要的且为其他职业所不能取代的服务,因而获得了社会的肯定性评价的过程。需指出的是,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不同于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后者指的是高校辅导员在其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通过完整的理论学习、系统的专业训练和专门机构的培养,从而较好地掌握了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因而能自主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自觉地践行自己的专业道德,能自主地开展科学研究,最终能有效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的过程。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关注的是辅导员个体,而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关注的是辅导员队伍整体。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是前提,实现高校辅导员专业化是目标,两者相辅相成。

概而述之,笔者认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可以从群体和个体两个层面理解。就群体而言,指高校通过对辅导员的严格选拔和专业训练,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队伍,并使得这支队伍逐渐符合专业标准,逐步完善专业伦理,其内部成员逐一发展成为专业人员并获得相应专业地位,从而使得辅导员职业成为一种稳定的社会性专业;就个体而言,辅导员个体进行自觉的自我专业化过程,通过自我设计、自我学习和自我修炼不断提升自己在完成思想政治引导、学习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就业指导等工作时所必需的知识、能力以及相关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素养。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就是辅导员职业群体专业化与职业个体专业化相互促进,互补充的过程。二、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它包括对问题的分析和对策的探究,明确存在的问题后,核心就是要解决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怎么化。这是理论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

有研究者认为[4],在组织层面上,还没有形成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意义的共识,队伍建设和发展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导致辅导员队伍思想不稳定、信念不坚定、结构不合理、发展不明确、专业素质良莠不齐等问题。从体制、机制上看,辅导员工作的事权关系没有完全理顺,辅导员工作职责定位不清、事务繁多、教育功能弱化。为此,解决对策是,将目前的辅导员分工为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和学生事务管理辅导员,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建立严格的辅导员职业准入制度,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按照专业教师身份考核聘用,走思政专业教师职称系列,学生事务管理辅导员则走行政职业级别系列;注重辅导员队伍教学科研能力和相关业务能力的培养以及提高。李永山认为[5],高校首先在选拔辅导员时重综合




素质,轻专业素质;其次,重岗前培训,轻任职后的培养以及重日常事务,轻工作研究;再次,重辅导员的学历提高,轻业务发展;最后,专业组织扮演不了专业发展的关键角色。针对以上问题,其解决对策如下。1)依托高等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等相关学科,整合学科资源,制定专门化的辅导员培养方案,形成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和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体系。2)选留辅导员时不仅注重考核其综合素质,还应注重选留与学生工作相关专业背景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优化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结构。3)加强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搭建教学科研发展平台。4)统筹规划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发展学生工作的专业组织。

此外,殷润林认为[6],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存在四方面的问题,辅导员入口的专业考核及资格认证缺失,使得辅导员在入口处就成了杂牌;辅导员培训时间不足,专业内容泛化,特别是对科研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科研能力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辅导员角色错位,专业特色丢失,辅导员万金油的形象深入人心,更多的是事务型管理者,离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学生的人生导师有相当的距离;稳定的辅导员队伍是其专业化的前提和保障,但现实中的辅导员队伍不稳定,真正成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为此,作者针对准入制度、培训机制、角色定位以及队伍稳定这四方面问题,给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综而述之,笔者认为,从已有研究成果分析,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强调首先需要完善选聘机制,从入口处把握,能够从源头上实现辅导员队伍形成的第一次优化。要实现该队伍的专业化,在选留辅导员时应严格选聘标准,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需要两手抓,两手都应硬。对确定聘用的辅导员,高校要组织严格、系统的岗前培训,使新任辅导员提高理论素养,不能把半成品的人扔到学生工作中去锻炼,毕竟学生工作不是试验田,它关系到鲜活的生命。同时,高校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辅导员导师制为新上岗的辅导员指定一名经验丰富的前辈为导师,对年轻辅导员进行生活上关心、工作上帮扶、学习上督促、在事业发展上规划等指导活动。其次,优化培养模式,重视任职后的培养。再次,完善稳定辅导员队伍的保障机制。最后,明确工作职责,理顺职能关系,完善考评机制。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研究方向

目前学术界对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内涵、问题以及对策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总体上说还有待深究之处,今后有待继续思考之处如下。

1.建设辅导员工作学科体系方面的研究有待重视。包括研究构建较为完整的辅导员工作知识体系、建立较为科学的辅导员职业标准体系、确立比较合理和富有操作性的辅导员评价指标体系等。20115月公布的《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教思政

(下转214页)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5a1421d33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6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