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师学写作读语文随笔有感

2022-04-26 01:33: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跟大师学写作读语文随笔有感》,欢迎阅读!
有感,随笔,语文,大师,写作

跟大师学写作读语文随笔有感

跟大师学写作——读《语文随笔》有感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文学家,他把毕生精力投入祖国的新文化建设和教育事业中,在语文教学方面成果卓著,被几代中学生视为良师益友。《语文随笔》是叶老有关中学语文教学的随笔集,共收录了十四篇文章。叶老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谈起,谈及语文学习的基本功,语文学习的方法,修辞的运用及对写作的正确认识等。尤其关于写作的见解让人读来感悟最深,受益最多。

一、写作是生活本身

叶老认为:“凡是好文章必然有不得不写的缘故。”这种缘故可以为着自己的原因:“有了一种经验,一种意思,值得写下来,作为生活的标记,备将来需用的时候查考”;也可以是为着他人的原因:“有的必须向自己心目中的一些人倾诉,这才也提起笔来写文章。”写作绝不是无聊的笔墨游戏。这也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写作的目的是为着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思想不谋而合。所谓“情动辞发”,先有想法与经验在心里,再有文字的流畅表达,这才是作文的不竭来源。

而叶老进一步提出:“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写文章,写文章不是生活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就是生活的本身„„能写文章算不得什么可以夸耀的事,不能写文章却是一种缺陷,这种缺陷和哑巴差不多„„”

可见,写作并不是高不可攀,高得不敢让人接近的。写作其实是件挺平常的事,一个人有着不同他人的生活经验积累,有生动的情感蕴蓄,他就能写出作文来。

二、写作不可无中生有

作文来源于自生活,文章的内容也可各色各样:“记载一件东西,叙述一件事情,发表一种意见,吐露一腔感情,都可以成为文章。把眼睛里看见的光景记不


来,也可以成为文章”。但叶老始终强调一点:“写作决不是无中生有,必须有了意思才动手写作,有了需要才动手写作。”否则,“不仅会养成不良的写作习惯,还会影响到人的思想方面”。

最近电视访谈节目里有一句话足以让每个语文老师都反思良久:“中国孩子最早学习说谎是从学写作文开始的。”说实在,学生习作中的编造现象多少和语文师对作文的正确理解有着一些关联。如果一个语文教师更喜欢追求学生作文中的语言通顺、妙笔生花,却并不关注文字中的生活是否真实,情感是否真实,那么学生的习作也必然日渐远离生活,纯粹为文而文。而脱离生活的习作练习,学生学到的最多只是文字的堆积,缺少的是一颗敏感的心与创造生活、观察生活、体会生活的能力,作文也终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三、写好作文要从两条途径入手

对于语文学习,叶老是这样认为的:“就学习语文来说,思想是一方面, 表达思想内容的工具又是一方面„„既要在语文方面下功夫,也要在实践方面下工夫,两方面都认真地做,切实地做。”而笔者认为,写作尤其如此。如果只求学生有生活积累,用来表达的语言好不好无所谓,这样容易使他写出来的文章半通不通,使读者不甚了然,无从正确理解他的生活、他的想法;如果认为学生只要学好了文字,作文自然水到渠成,也容易使美丽的文字下思想空洞,内容牵强。要使学生写好文章,还需要指导他们从生活与文字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使自己的生活丰富,情感体验真切,另一方面也要多阅读,多积累词汇,能灵活运用文字这个工具,以便更好的表达与交流。

语文随笔》中,除以上几点外,叶老就作文写作过程中一些细小问题也提出他精辟的见解,如“文章一定要围绕中心写”,“写作要写说话一样,力求自然”,“写作前要多想想,写作后要多读读”等,都让人茅塞顿开,受益良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639c52648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1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