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 4.古诗三首-山行(教案)

2024-01-17 05:26: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三年级上册 4.古诗三首-山行(教案)》,欢迎阅读!
山行,上册,古诗,教案,年级

山行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是千古传诵的佳作。诗的大意是: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在白云缭绕的山中,有人家居住。停下车来是因为喜欢这深秋枫林晚景,经霜的枫叶比二月春花还艳丽。深秋在诗人笔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活力盎然的。前两句写出了诗人所看到的山中景致。“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照应,写出了山势的高而缓。“有人家〞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一驱寒山清冷之意,有照应了上一句的“石径〞,将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络在一起。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停车欣赏的原因,这枫林晚景使他流连忘返,舍不得离去,并从中悟得了“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教学工具

三年级的学生有着较强的求知欲和表达欲,也有了一定的学习古诗的经历,在课内外的学习中积累了不少的诗词,有了初步的自学才能,古诗的语言虽精炼,但和现代白话文还有很大的区别,对他们来说有些生僻难懂,加大了理解的难度,他们用多种方法理解诗中词句的才能还有待培养与加强,而且第二单元的单元导语已经明确了这个单元的目的之一就是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因此,这节课的教学关键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运用借助注释,观察插图等方式理解诗意,在读中感悟诗中意境和诗人情感。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 3、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1、能用借助注释等方法,理解古诗; 2、当堂背诵。 板书设计

【唐】杜


寒山石径 组词 白云人家 深秋美景 看注释 枫林晚景 喜欢之情 观察插图 鲜红霜叶 学习经历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欣赏深秋美景图片。 出示秋天的图片—— 你看到了什么样的风光? 猜一猜什么季节——秋季

秋天的山中绝美!唐代大诗人杜牧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杜牧不仅沉醉其中,还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诗。让我们一起跟随诗人去欣赏深山之中红叶似火的美吧! ——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感受节奏

请同学上台画节奏〔信息技术交融〕 画完节奏后,再读,读出节奏。 3、提醒课题,积累方法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诗题就像诗的眼睛,看题就能猜到内容是什么,那

请大家来解题,:怎么理解“行〞——学生根据以往学习古诗的经历很快就能想到组词法:步行、行走 山行:在山中行走 三、品读古诗

诗人在这美丽的深秋时节来到山中,看到了什么?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673a673f2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f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