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辅导古诗鉴赏:《独坐敬亭山》

2022-11-23 05:17: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作文辅导古诗鉴赏:《独坐敬亭山》》,欢迎阅读!
敬亭,作文辅导,古诗,鉴赏,初中



初中作文辅导古诗鉴赏:《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李白一生凡七游宣城,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味道,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加了孤寂之感。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孤独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劝慰的生活写照。

前二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孤独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渐渐地越飘越远,好像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地: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吵闹声消退之后非常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逝之后感到特殊的清幽安静。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衬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孤独。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




并且示意了诗人在敬亭山巡游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诗的下半运用拟人手法写诗人对敬亭山的宠爱。鸟飞云去之后,静静静地只剩下诗人和敬亭山了。诗人注视着秀丽的敬亭山,而敬亭山好像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这使诗人很动情—世界上也许只有它还愿和我作伴吧?“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在一起,表现出剧烈的感情。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宠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又何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制造的意境仍旧是“静”的,外表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孤独凄凉的境况,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静”是全诗的血脉。这首平淡舒适的诗之所以如此动人,就在于诗人的思想感情与自然景物的高度融合而制造出来的“安静”的境地,无怪乎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要夸这首诗是“传‘独坐’之神”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677823dcf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6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