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2022-10-21 12:11: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梦令》,欢迎阅读!
如梦令

《如梦令》教学设计



一、 激情创境

1、中华文化举世闻名,其中又以诗词为奇葩,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史,春秋时期便有《诗经》,其“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一句,流传千年,仍为后人所诵。诗词中又以唐诗、宋词为佼佼者。唐诗我们学过很多了,今天我们来学习宋词。

2、宋是一个富裕的朝代,宋是一个安逸的时代,可宋也是一个战乱的时代。期间有这样一个女子,她是我国古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女文学家,对诗词、散文、书画、音乐无所不通;她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其父是文学泰斗苏轼的学生;她的词清新委婉,感情真挚,后世称其为“易安体”其诗“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其诗“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心愁”,委婉至极,还有一首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 3、她就是中国文学史上了不起的女词人——李清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前期的代表作《如梦令》(板书课题)

二、 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大声的读课文,要求把字读准即可。 2、作为高年级的同学,老师相信你们的自学能力,现在老师检查一下你们的读,读得要字正、腔圆。字正,音要读得准;腔圆,要听你声音的圆润、声音的洪亮。谁来给大家读一遍?(指名读词)

3、老师采访你一下,自己感觉读的如何?既然读得这么好,老师得考考你,看“误入藕花深处”“藕”字那么难写,凭你的自学读得那么好,再大声的读一遍。再和它匹配的那个词读一遍。那么咱们全班同学字正腔圆读一遍。(师起头齐读课文)

4、老师听你们读得怎么那么好啊,后面押韵的韵脚真好听!“暮”“路”“舟”“处”“渡”“鹭”,小头一晃,小嘴一翘,不信再读上句。(师重读韵脚) 5、其实词不仅可以这么读,古人还可以读得手舞足蹈,我们也试一试。来,上句。(师与生共鼓手)

6、老师发现你们的姿势好美啊,可以按正规的节奏(师示范)也可以按自己的创造(指名按不同的节奏),给他热烈的掌声。 7、不仅手舞,还可以“足蹈”“足蹈”又叫“踏歌”,咱踏歌而吟,开始。(师与生共)

8、老师又听到创作了,把你的节奏踏着脚给大家唱出来。(生) 9、全班起立,咱们手舞足蹈,用你喜欢的方式。坐。

10 读着读着,不知读了几遍,所以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还可以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不信你看看,读着读着,眼前就有一幅幅的画。(出示幻灯片——荷塘)你都看到了那些画面?我们一起聊一聊,和你分享一下。(指名回答)把你看到的那句读给我们听。

11 老师认为你这样不能引起我的注意,要是我的话,会比你夸张。(师读此


句)好引起别人的注意,来我们试试。(生读)

12 谢谢你让我们看到这些画面,你还看到那些画面? 13 在他的面前可是一片荷塘哦,想起我们以前也背过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但我们还缺些什么,你说。(生)

14 (播放流水与鸟叫声)这是什么?溪水-------的流着,这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它的名字就是(齐)

15 古人作诗最忌讳重复,作者用了两个“争渡”,你认为重复吗? 16 让我们听着音乐,再回味一下。(师范读)

17 用一个字形容你看到的景色(生)也可以到诗中去找找,可以 可以

18 “醉”作者醉成什么样子?(不知归路)

19 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在这美丽的溪边,赏花、品酒,“醉”上一回。看看谁能自己闭着眼,与作者心灵相通。自己试一试。(指导背诵)

三、 实践体验

这首李清照的词,实际是写给她外出的丈夫的信,让那云中雁把这美好的时光带给她的夫君。我们再来品味一下这个小女子的心境:

时常记得泛舟在西亭边,兴尽欲归,却已夕阳西下。此时方想起荡舟返回,却误入了荷花深处。迷失了回家的路。怎样划出去,怎样划出去,抢着划啊,想要出去,但河深不见路,却惊起一滩栖息的沙鸥和白鹭。



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惊起那沙滩上的鸥鹭。(齐背诵)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67b086048d7c1c708a1452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