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0nm强脉冲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40例疗效观察

2023-05-31 07:03: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570nm强脉冲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40例疗效观察》,欢迎阅读!
角化,脉冲,疗效,观察,治疗



570nm强脉冲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4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570nm强脉冲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临床疗效。方法采用570nm脉冲光治疗40例脂溢性角化病患者,每4周治疗一次,4次为一个疗程。结果40例患者痊愈21例(52.5%,显效12例(30.0%,有效6例(15.0%,无效1例(2.5%,总有效率82.5%,无一例发生瘢痕及色素改变。结论570nm强脉冲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强脉冲光;脂溢性角化病

脂溢性角化病又名老年疣,是老年人最常见的良性表皮增生性肿瘤,好发于颜面、手背、胸、背等处,皮损初起为扁平浅褐色或褐色斑,表面呈天鹅绒样到轻度疣状,以后缓慢增大,颜色变深,呈褐黑色甚至黑色疣状丘疹或斑块,表面附有油腻性鳞屑,影响容貌。传统疗法如液氮、CO2激光可清除脂溢性角化皮损,但治疗后瘢痕发生率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1]我科自20113月~20132月,采用570nm强脉冲光治疗40例脂溢性角化病患者,疗效满意,且安全无副反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40例脂溢性角化病患者均来自我科门诊,选择具有典型脂溢性角化病临床特征的患者,其中男7例,33例,年龄2763岁,平均为42.15岁,病程115年,平均为5.2年,皮损分布于面部38例、手背1例、双前臂1例,单一皮损者19例,多发皮损者21例,皮损面积大小:0.2cm×0.2cm2.0cm×2.5cm 损颜色为淡褐色、深褐色或黑色的扁平丘疹或斑块,境界清楚。排除标准:有光敏史者;1年内口服或外用光敏性药物者,如维A酸类药物;2周之内经受日光曝晒者;治疗部位有炎症性或感染性皮肤疾病者;有严重系统性疾病者;瘢痕体质者;糖尿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者;皮肤肿瘤患者。



1.2 治疗方法

1.2.1 仪器及设备参数:

采用以色列飞顿激光公司生产的飞顿一号激光光子工作站,选用570nm长光子治疗手具,选择单脉冲或双脉冲,治疗脉宽1015ms,能量密度l4l7 J/cm2。以轻中度疼痛、患者耐受而且皮肤轻度发红为宜。



1.2.2 操作方法:

治疗前向患者仔细交代注意事项,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照相。清洁患者面部,不需要任何麻醉,皮损局部涂敷12 mm厚冷凝胶。治疗头光斑大小为




20mm×40mm采用遮光板保护皮损周围正常皮肤,治疗头与冷凝胶接触后发射,必要时重复一次脉冲。治疗过程中操作人员和患者均佩戴专用防护眼镜。治疗结束后立即用冷水洗净冷凝胶,并用冰袋冷敷1030 min治疗后1个月内避免曝晒,外出时涂抹防晒霜。



1.2.3 疗程: 4次为1个疗程,每次治疗间隔时间为4周。

1.3 疗效判定标准:

每次治疗前及4次疗程结束后1个月在相同的环境和灯光条件下用数码相机(日本尼康COOLPIX S8采集皮损图像以评估治疗效果。判定标准[2]通过观察病变区颜色的消退和病变面积的减少判断疗效。痊愈:病变颜色基本或全部消退90%以上;显效:病变颜色显著变淡或面积消退60%90%;有效:病变颜色变淡或面积消退30%59%;无效:病变颜色无变化或面积消退<30%。总有效= (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疗效:

40例患者中1例在治疗2次后自觉疗效不满意放弃治疗,其余患者均完成4次治疗,并于疗程结束后1个月观察综合疗效,痊愈21例(52.5%,显效12例(30.0%,有效6例(15.0%,无效1例(2.5%,总有效率82.5%,痊愈及显效的33例患者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



2.2 不良反应:

治疗后皮损处均有不同程度的红肿和灼痛感,大多在0.5h12h能消退,皮损颜色在治疗后13 d开始加深,大部分皮损在12周内以褐黑色痂皮的形式脱落。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水疱、瘢痕、色素沉着及色素脱失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强脉冲光是由氙灯发出的高功率、多光谱、非相干的光源,本质上属于普通光而不是激光,其波长介于4001 200 nm。皮肤组织中不同的靶目标(包括黑色素、血红蛋白、胶原蛋白和水等)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能力不同,其中黑色素能够吸收整个可见光谱的光波,吸收能力随着波长的增大而逐渐减少[3]。脂溢性角化临床皮损往往为褐色或黑褐色,其组织病理学特点,棘层肥厚型、腺样型及色素型均可见黑素颗粒的增多[4],因此通常选用570nm强脉冲光进行治疗,有利于通过选择性光热作用清除黑色素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由于强脉冲光的脉冲宽度为毫秒级,能在防止真皮层受热损伤的同时通过热致凝固作用引起富含黑色素的角质形成细胞以及黑素细胞空泡变性,黑素小体以及细胞碎片从皮肤表面脱[5],但部分黑素细胞仍保持着高度的活性,不断向周围的角质形成细胞提供黑色素[6],因此,为了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强脉冲光的治疗次数需增加,一




般以35次为宜。



本组资料40例患者中39例完成了4次治疗,总有效率82.5%,治疗后红肿反应短暂且轻微,无一例发生瘢痕及色素改变。治疗过程中发现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皮损淡化越明显;颜色深的皮损疗效好,颜色淡的皮损疗效相对差些。与激光相比,强脉冲光是一种非剥脱性的治疗方法,引起的组织损伤较轻微,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安全性较高,容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而对于小部分强脉冲光治疗效果不明显者,可联合激光治疗,以增加疗效。



参考文献

[1]丁徐安,袁定芬.光学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进展[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0192123.



[2]林辉,韦文朗,梁桂枝等.Q开关532 nm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体会Ⅲ.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0166419-420.



[3]Negishi KWakamatsu SKushikata Net al.Full-face photorejuvenation of photodamaged skin by intense pulsed light with integrated contact coolinginitial experiences in Asian patients[J].Lasers Surg Med200230298-305.



[4]朱学骏,涂平.皮肤病的组织病理诊断[M].2.北京:北京大学医学版社,2001222-223.



[5]Kawada A.Asai M.Kameyama H.et al.Videomicroscopic and histopath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intense pulsed light therapy for solar lentigines[J].J Dermatol Sci2002.2991-96.



[6]Yamashita TNegishi KHariya Tet al.Intense pulsed light therapy for superficial pigmented lesions evaluated by reflectancemode confocal microscopy and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J].J Invest Dermatol2006262281-2286.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67b7fc7aa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0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