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2课《桥》知识点

2022-03-24 15:08: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2课《桥》知识点》,欢迎阅读!
知识点,上册,人教,语文,年级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12课《桥》知识点

主题思想:

本文写了一位老共产党员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桥梁的事,赞扬了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在危难面前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课内问题: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答:黎明时分,当洪水袭来时,村里的老支书冒着生命危险,公正无私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序地走过木桥,最后却和自己的儿子被洪水卷走了。

2.这篇小说写了一位怎样的老支书?找出描写老书记神态、语言、动作的句子,结合相关情节说说你的理解。

答:这篇小说写了一位临危不乱、心系群众、先人后己、不徇私情的老支书,同时他还是一位父爱如山的好父亲。

神态: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语言: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神态、语言、动作: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3.画出描写雨、洪水、桥的句子读一读。联系老支书在洪水中的表现,说说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雨: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洪水: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桥: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桥。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

对雨、洪水和桥的描写都属于环境描写,作用是:渲染洪水暴发时极度危急的气氛,衬托出老支书的临危不乱,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高风亮节。

4课文为什么以“桥”作题目?

答: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老支书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涵。

5、小说最后才点明老支书和小伙子的关系,和同学讨论这样写的好处。

这样写的好处是体现出了老支书的大公无私。构思新颖,设置悬念,前后照应,让人意外之余又觉得很悲壮,达到震撼了人心的效果。

生字组词:

咆:咆哮 咆哮如雷 哮:咆哮 哮喘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嗓:嗓子 嗓门 嗓音 哑嗓 尖嗓

党:党员 党章 结党 结党营私 党同伐异 淌:流淌 淌血 淌汗 淌口水

哑:沙哑 哑语 聋哑 哑口无言哑然失笑 揪:揪住 揪心 揪扯 揪耳朵 呻:呻吟 无病呻吟

废:废纸 废水 荒废 废墟 废寝忘食

多音字:

折:zhé打折 zhē折腾 shé折本 没:mò没落 méi没有

形近字:

咆(咆哮)跑(长跑) 党(党员)堂(课堂) 淌(流淌)倘(倘若) 哑(沙哑)碰(碰撞) 揪(揪心)瞅(瞅见) 废(废水)泼(活泼)

词语解释:

咆哮:形容水流奔腾轰鸣,也形容人暴怒喊叫。文中是指洪水来势凶猛,奔腾呼啸。 惊慌:害怕慌张。造句:洪水来时,大家惊慌失措,不知该如何应对。 狞笑:凶恶地笑。

跌跌撞撞:形容走路不稳。造句:小孩子一开始学走路,总是跌跌撞撞的。 拥戴:拥护推戴。造句: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干部深受群众拥戴。 沙哑:(嗓子)发音困难,声音低沉而不圆润。

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文中是指木桥在洪水的冲击下发出响声。 搀扶:用手轻轻架住对方的手或胳膊。

反义词:

黎明——黄昏 惊慌——镇定 清瘦——富态 沙哑——清脆 放肆——拘谨 痛苦——欢乐

近义词:

咆哮——怒吼 惊慌——惊惶 拥戴——拥护 沙哑——嘶哑 放肆——放纵 痛苦——痛楚

词语扩展

AABB式:跌跌撞撞 密密麻麻 断断续续 歪歪斜斜 飘飘摇摇 蹦蹦跳跳

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4自然段)写黎明时分,山洪暴发,村庄里一片混乱。

第二部分(513自然段)写在危急关头,老汉挺身而出,组织群众撤离。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三部分(1423自然段)写桥塌了,小伙子失去了生命,老汉也以身殉职。 第四部分(2427自然段)写洪水退后,一个老太太来祭奠她的丈夫和儿子。

作者介绍

谈歌,原名谭同占。1954年出生于河北。作家、记者,发表长篇小说19部,中短篇小说千余篇。部分作品被译成法、日、英等文字。

代表作品:散文集《一吐为快》等;小说《家园笔记》《大厂》《绝唱》等。



知识链接

小说,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它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68a9b17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2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