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文学家范成大生平简介

2022-05-29 09:05: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南宋文学家范成大生平简介》,欢迎阅读!
范成大,南宋,文学家,生平,简介

南宋文学家范成大生平简介



范成大是中国古代有名的文学家、大诗人。他出生于南宋年间,面对着当时混乱的朝政能够保持本心,不屈从于权贵,品德高尚,再加上文采出众,所以在当时文坛有着很高的声望,对于之后的诗文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范成大是宋钦宗的时候出生的,他年少聪慧,十来岁的时候就饱读诗书,能够自己创作了,在1142年的时候,范成大不过是16岁,他就在应试做诗词歌赋的时候得到了好评,之后他苦心读书,十年不曾出山,因此自称此山居士。出山之后,范成大一举考中进士,之后的一段时间政绩不错,连连升官,但是在担任尚书吏部员外郎的时候被人诬陷导致被贬官。后来又被启用为官,针对当时绢价过高,而以绢价来统计赃物定的罪很重的局面,范成大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他的努力下,绢估价升高,而刑罚减轻了。

之后宋金签订条约的时候,范成大奉命出使金国完成议定受书的礼仪,面对着金国朝臣的压迫,范成大没有屈服,很好的完成了人物,展现了他不屈不挠的气节,因此得到了宋孝宗的信任,之后范成大屡受重用,但是因为朝中小人不少,所以一直很难整顿吏治,之后随着年岁的增长,范成大几次请辞,南宋朝廷都没有允许,直到1192年的时候范成大才因为女儿病逝得以回乡归隐,这个时候范成大已经是年老体衰了,在生病的情况下依旧坚持将自己的诗文整理成册,最后在1193年的时候因病去世。

说到范成大的诗词,最先被想到的就是他后期创作的《四时田园杂兴》,这是范成大田园诗的一个集合,总共有着六十首,它们是范成大在经过长时间的乡村生活之后创作出来的经典田园诗,其中有不少的名篇,比如其中的夏日第二首“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这两句诗简单的通过“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这些一向表现了江南乡村里面初夏时节的风光,其中花果俱全,形色兼备,可以说是别具风味。之后诗歌的第三句就是描绘了当时田园之中,农民早出晚归的繁忙生活,只有蜻蜓蝴蝶飞来飞去,以这样以动衬静的方式来表现那个时节农民的生活方式。

范成大虽然主要还是以诗见长,但是他的词也相当不错,其中有一篇《水调歌头》就很有意思,这首词大概是作者在1177年的中秋时节创作的,开头就是“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表达了当时诗人到处为官,不得修养的艰苦,而这样丰富的经历也让他心生感慨,在这样的夜里抒发了作者“不胜漂泊之叹”同时还表现了作者半生辛劳,功业无成的悲戚,之后作者借嫦娥抒发感慨和辛弃疾的“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颇有相似之处,但是不同的是,辛弃疾依旧积极奋进,而范成大却是生出了归隐之心。 范成大一生诗词众多,流传后世的也不在少数,对于后世影响非常深刻。

范成大一生创作丰富,其中又以诗文最为出众,他的《重阳后菊花二首》更是借助重阳节赏菊盛世过去后的菊花来表达人世无常,世人势力的感慨,情感真挚自然,将作者心中对于人情冷暖的感受表现的淋漓尽致。


《重阳后菊花》总共两首,是有名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大概是创作在范成大1186年隐居的那段时间,在这之前范成大也算是当过大官了,而且出使金国全身而退,也让他声望颇高,但是回家的这段时间,也让他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人走茶凉、人情冷暖。于是心中的感慨散落在笔端,形成了作者的这两首诗歌。

第一首诗开头就写了重阳节过后的菊花非常的寂寞,“东篱”是化用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用来比喻种菊花的地方,而“湿露华”三个字则是很好的表现了菊花带着露珠的场景,说明这个时候的菊花还是很鲜嫩的。接下来一句就说了虽然重阳已经过去了,但是菊花还是和原先的一样,金色的一大片一大片照着地上的沙泥,然而世上的人啊,不懂赏花的情趣,只知道随波逐流的跟着别人一起在重阳节赏花。

第二首表达的意思相差不多,但是更加的直白了一点,开门见山的说过了重阳节,菊花依旧新鲜美丽,但是那些个诗酒之客就没了,不再来看看这美丽的菊花了,这就好像是一个人从官位上退了下来以后,那些个势力的亲友就不来拜访了一样。范成大的这两首《重阳后菊花》可以说是一个循序递进,第一首还是以批评世人只知道附庸风雅的庸俗为主,第二首的时候就深化到了对于世态炎凉的感叹。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699419875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e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