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南京师范大学620新闻与传播学理论考研真题

2023-01-28 06:29: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02年南京师范大学620新闻与传播学理论考研真题》,欢迎阅读!
南京师范大学,传播学,真题,考研,理论

南京师范大学620新闻与传播学理论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解析

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传播理论考研试题 一、填空题(2*15

1 传播学通常把社会传播区分成五种基本类型( )( )( )( )( )

2 美国社会学和未来学者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到来>中谈到"后工业社会是以( )基础的社会因此最重要的因素不是( )( ) 而是( )

3 媒介是人的延伸,是谁的观点( )

4 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的五要素是( )( )( ) ( )( )

二、名词解释(6*8 1 传播障碍 2 信息社会

3 符号的基本功能 4 人内传播

5 cis的含义和三要素 6 大众传播 7 电视人 8 知沟理论

三、问答题(10*3

1 社会信息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系统具有那些方面的特点? 2 简介施拉姆对大众传播功能的分类方法并简评之 3 简介拉氏 等人提出的两极传播概念

四、论述题(42分)

中国足球教练米卢在运动员即将比赛之前为他们播放美国大片《热血强人》以激励士气,传播学中将这种方式称之为什么传播?请介绍这种方式最早的实验者和实验内容?同时谈谈受众属性对这种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



参考答案: 填空题

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 服务业、体力劳动、能源、信息 麦克卢汉

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

名词解释

传播障碍:是指在传播活动过程中,由于传播系统本身存在的结构性和功能性障碍,不合理的传播制度、不畅通的传播渠道而导致的传播行为受到障碍。

信息社会: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


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符号的基本功能:表达和理解功能、传达功能和思考功能。

人内传播: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是个人接受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CIS:企业标识系统。CIS活动指的是企业组织使用统一的象征符号系统来塑造、保持和更新企业形象的活动。企业标识系统一般有三个要素构成:企业理念与价值标识、行为规范标识、视觉或听觉形象标识。

大众传播: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电视人:这是日本学者林雄二郎在将印刷媒介环境和电视媒介环境中完成社会化过程的两代人加以比较后提出的概念,强调电视对现代人社会化过程的巨大影响,是对现代人行为方式特征的一种概括。

“电视人”指的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与在印刷媒介环境中成长的他们的父辈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的行为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

同时,由于收看电视是在背靠沙发、面向荧屏的狭小空间中进行的,这种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使得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养成了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弱。

8、知沟理论: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这样一种理论假说: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这就是知沟理论的诞生。该假说的基本观点是:在现代信息社会里,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低者更快更有效地获得和利用信息,因而,大众传播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信息格差和知识格差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简答题

答:1)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

2)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3)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4)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2、施拉姆把环境监视、社会协调和遗产传承归入政治功能的范畴,而把社会控制、规范传递、娱乐等归入一般社会功能的范畴,这种划分并没有明确的标准,也不见得十分确切。施拉姆分类法的重要贡献是明确地提出了传播的经济功能,指出了大众传播通过经济信息的收集、提供和解释,能够开创经济行为。

3、两级传播: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也提出了“两级传播”的假设,即观念总是先从广播和报刊传向“意见领袖”,然后再由这些人传到人口中不那么活跃的部分。也就是说,信息的传递是按照“媒介——意见领袖——受众”这两种传播的模式进行的,即两级传播理论。



论述题

答: 这种传播方式在传播学中被称为“说服性传播”。 最早的实验者是霍夫兰。二次大战开始后,美国军队广泛利用电影来教育士兵和激励士气,并为此制作了一部6集系列纪录片,题为《我们为何而战》。为了评价电影的宣传教育效果,霍夫兰以士兵为对象对其中的4集进行了心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这些影片在传达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6e9ff0dbd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d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