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坡玄宗回马杨妃死》原文及译文鉴赏

2024-02-05 08:40: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马嵬坡玄宗回马杨妃死》原文及译文鉴赏》,欢迎阅读!
玄宗,译文,鉴赏,原文,马嵬坡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前言】

《马嵬坡》是唐代诗人郑畋的作品。此诗以马嵬事变作为背景。前两句写唐玄宗回马长安,杨贵妃却已死。尽管山河依旧,然而却难忘旧情。云雨难忘日月新对举,表达玄宗欣喜与长恨兼有的复杂心理。后两句以南朝陈后主偕宠妃躲在景阳宫井中,终为隋兵所虏的事,对比唐玄宗马嵬坡赐杨贵妃自缢的举动,对玄宗既有体谅,也有婉讽。 【注释】

⑴马嵬坡:即马嵬驿,因晋代名将马嵬曾在此筑城而得名,在今陕西兴平市西,为杨贵妃缢死的地方。

⑵回马:指唐玄宗由蜀还长安。

⑶云雨:出自宋玉《高唐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引申为男女欢爱。此句意谓玄宗、贵妃之间的恩爱虽难忘却,而国家却已一新。

⑷景阳宫井: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玄武湖边。南朝的昏昧陈后主陈叔宝听说隋兵已经攻进城来,就和宠妃张丽华、孙贵嫔躲在景阳宫井中,结果还是被隋兵俘虏。

【翻译】

杨妃死后玄宗銮驾又回帝京,夫妻难忘思念之情与日俱增。马嵬赐死虽非情愿终属圣明,景阳宫井中陈后主又是何人。 【鉴赏】

这是一首咏史诗。公元756年(天宝十五载)旧历六月,安禄山叛军攻破潼关,危及长安,玄宗仓皇逃蜀。经过马嵬坡时,扈从部队因怨愤而驻马哗变,自行处死奸相杨国忠,并逼玄宗赐死杨贵妃。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马嵬之变。诗的首两句写玄宗回马长安时,杨妃死已多时,意谓重返长安是以杨妃的死换来的。尽管山河依旧,然而却难忘怀云雨之情。云雨难忘日月新对举,表达玄宗欣喜与长恨兼有的复杂心理。后两句以南朝陈后主偕宠妃张丽华、孔贵嫔躲在景阳宫的井中,终为隋兵所虏的事,对比唐玄宗马嵬坡赐杨贵妃自缢的举动,抑扬分明。诗对玄宗有体谅,也有婉讽。玄宗的举动虽胜陈后主,但所胜实在无几。 此诗首句的玄宗回马,指大乱平定、两京收复之后,成了太上皇的玄宗从蜀中回返长安。其时距杨妃死已很久了。两下并提,意谓玄宗能重返长安,正是牺牲杨妃换来的。一存一殁,意味深长。玄宗割舍贵妃固然使局势得到转机,但内心


的矛盾痛苦一直贯穿于他的后半生,尽管山河重光(日月新),也不能使他忘怀死去的杨妃,这就是所谓云雨难忘云雨难忘日月新对举,可喜下长恨相兼,写出了玄宗复杂矛盾的心理。

诗的后两句特别耐人玩味。终是圣明天子事,有人说这是表彰玄宗在危亡之际识大体,有决断,堪称圣明,但从末句景阳宫井又何人来看,并非如此。阳宫井用的是陈后主的故事。当隋兵打进金陵,陈后主和他的宠妃张丽华藏在景阳宫井内,一同作了隋兵的俘虏。同是帝妃情事,又同当干戈逼迫之际,可比性极强,取拟精当。玄宗没有落到陈后主这步田地,是值得庆幸的,但要说圣明,也仅仅是比陈后主圣明一些而已。圣明天子扬得很高,却以昏味的陈后主来作陪衬,就颇有几分讽意。只不过话说得微婉,耐人玩味罢了。

但就此以为诗人对玄宗毫无同情,也不尽然。唐时人对杨妃之死,颇有深责玄宗无情无义者。郑诗又似为此而发。上联已暗示马嵬赐死,事出不得已,虽时过境迁,玄宗仍未忘怀云雨旧情。所以下联终是圣明天子事终是的口吻,似是要人们谅解玄宗当日的处境。

《围炉诗话》说:古人咏史但叙事而不出己意,则史也,非诗也;出己意、发议论而斧凿铮铮,又落宋人之病用意隐然,最为得体。此诗对玄宗有所婉讽,亦有所体谅,可谓能出己意用意隐然,在咏史诗中不失为佳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707afe6a0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7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