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字分析

2023-05-17 12:09: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姚”字分析》,欢迎阅读!
分析,姚”字



字分析

字属于《说文解字》女部中,其意义有三,主要意思还是姓氏的一种。义和义应该是从姓氏这一意义发展而来的。结合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以及姓氏的产生过程,分析华夏古老姓氏的丰富女性文化内涵,反映原始先民对女性的崇拜。



标签:姚 姓氏 女性文化

《说文解字》收入女部的字共238个,重文13个,新附字7个,共计258个。通过分析字义,我们可以看出,女字作偏旁的字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作为姓氏;女子的容貌品行;婚姻家庭;女官女奴;和女子有关的亲属称谓;以及女子的名字。



字在《说文解字》中处于女部,处于作为姓氏和女子的容貌品行这两个意义分类的交叉中。许慎对字的解释是:虞舜居姚虚因以为姓,从女兆声,或为姚娆也,史篇以为姚易也。宋代的徐铉校订时在后面加上了反切,即:余招切。



从《说文解字》对字的注解可以得出,字是形声字,从女兆声。主要有三方面的意思:姓氏;姚,娆也,应该是美好的人的意思;三是引用《史籀篇》所认为的意思,即轻易的意思。余招切,是宋人徐铉对姚字的注音。



字在《说文解字》中处于女部中,其主要意义应该是帝舜后裔采用的姓氏。相传舜因生在姚虚,他的后裔子孙便以地为氏,称为姚氏。《帝王本纪》云:舜母名握登,生舜于姚虚,因姓姚氏也。世本舜姓姚氏。南宋郑樵的《通志·族略》记载:姚姓,虞之姓也,虞帝生于姚虚,故因生以为姓。还有一种说法是,虞舜曾经在姚虚生活过,所以他的后代就以姚为姓。《太平寰宇记》记载:州禹贡,梁州之城,昔虞舜尝居之,谓之妫墟。妫墟也就是所说的姚虚。至于姚虚的确切位置,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位于今河南省范县南,另一种说法是位于今山东省菏泽市东北一带。唐朝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中引用《括地志》的记载:姚虚在濮州雷泽县东十三里。《元和志》也载:雷泽县,姚虚枉县东十三里。舜生于姚虚。不管虞舜是出生在姚虚还是曾在姚虚生活,作为虞舜的后裔的姓的这一观点应该是确凿的。



《说文解字》对字还有一个解释就是姚娆也。桂馥在《说文义证》中对此意义的解释较为详细:《荀子·非相篇》:莫不美丽姚冶。注引本书:姚,美好儿。《广韵》:姚,姚悦,美好儿。本书:嬥,娆也。《诗》:佻佻公子。韩诗作嬥嬥。馥谓佻佻当作姚姚,通作窕。《荀子·礼论篇》:故其立文饰也,不至于窕冶。注云:窕,读为姚。姚,冶妖美也。《诗》:窈窕淑女。《释文》引王肃云:善心曰窈,善容曰窕。王筠的《说文句读》也说:姚,美好儿。案:所引盖与娆也相当。娆,嬥也。嬥,直好儿。《方言》《广雅》皆曰:姚、女兑,好也。




《说苑·指武篇》:美哉德乎,姚姚者乎。从桂馥和王筠的注解我们可以推出”“”“”“”“女兑几字应该是读音相似、意义相当的字。姚、娆应该是形美好儿的词语,而美好儿指的就是心地善良而且容貌端庄的人。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中说:《大荒南经》帝后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假借为嬥。那么依据朱骏声的说法,姚字的描写女子的容貌品行的意义应该是从姓氏这一意义假借而来的。



字的第三种意思,许慎采取了《史籀篇》的观点,认为是轻易的意思。段玉裁和桂馥对许慎的解释进行了丰富。段注载:《史籀篇》以为姚易也。王莽传征天下史篇文字。孟康曰史籀所作十五篇也。许三称伪史篇。皆说史篇者之辞,易,盖治也。桂馥在《说文义证》中说:易当为偒,本书:偒,轻也。《集韵》《春秋传》:楚师轻窕或作姚。钱君大易以戌削,阎易尤姚易也。王筠对此义的认识基本上是与桂馥相同的,他在《说文句读》中直接引用了王筠的说法。除此之外,朱骏声又有不同的解释。他在《说文通训定声》一书中说:《荀子》:荣辱其功,盛姚远矣。注:遥同。《汉书·礼乐志》:雅声远姚。注:姚,僄姚,言飞扬也。《尔雅·释草》:姚茎涂济。(转音)《离骚》:叶遥姚。从此可以看出,朱骏声认为姚可以通遥,是遥远的意思。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推测,作为一种姓氏是字的本义,而字的后两种意义应该是从姓氏义假借而来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姓氏一直被保留下来,而其后两种意义渐渐地消失了,也可以说,字的后两种意义被与其字音相似的词语承担了。



《说文解字》女部中,共收入了11个从女的姓氏。字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华夏古老的姓氏,它们有着丰富的女性文化内涵。



姓一般被认为是由古代部落的图腾演化而来的。图腾是氏族的保护神,是氏族的徽号、标记,受到氏族成员的尊敬和膜拜。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氏族标记的图腾便慢慢地演化为姓。之所以早期的姓如”“”“等字皆从女,是因为人类的早期是先处于母系氏族时期的。原始的人类片面的以为人是女性所生。始社会对人口能够繁衍的希望就全部寄托到女子的身上,这就为女尊男卑思想认识的产生提供了基础,生殖崇拜亦由此产生。



正是由于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所以,古人想出了感生之说,这在许多文献资料里都有记载,如《诗经》颂中的生民等。在这些记载中,多有一个女始祖,感天地生灵而生下一个英雄,这个英雄开创和建立了该氏族的基业。



从此我们可以看出:华夏一些古老姓氏的产生来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姓氏的来源反映了母系氏族以及之后的父系社会之初先民对女性的崇拜,也反映了早期社会女子是婚姻的体现者,处于社会的中心地位。



参考文献:

[1][东汉] .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 .说文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

[4][] .说文句读[M].北京:中华书局,1988.

[5][]朱骏声.说文通训定[M].北京:中华书局,1984.

[6]吴东平.汉字文化趋释[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

(殷立平,广西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710d0ff3b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b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