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2023-05-03 08:57: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甘肃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欢迎阅读!
甘肃省,课程设置,义务教育,实验,方案

甘肃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甘肃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及《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特制定我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原则

1.均衡设置课程。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1)设置综合课程。一至二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三至六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三至九年级设科学课;一至九年级设置艺术课(或选音乐、美术)。

2)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3.加强课程的选择性。通过设置供选择的分科和综合课程,提供


各门课程课时的弹性比例和地方、学校自主开发和选用课程的空间,增强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鼓励各地发挥创造性,办出有特色的学校。

在达到九年义务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农村普通中学试行“绿色证书”的教育,形成有农村特点的学校课程结构,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三、课程设置(见附表) 四、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有关说明

1.表一为义务教育阶段一至九年级的课程设置,表二为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周课时数、学年总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数和各门课程课时比例,每门课的课时比例有一定弹性幅度。地方与学校课程的课时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共占总课时的1620%,其中地方与学校课程的课时占810%。

2.关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省教育厅将根据教育《地方与学校课程指导意见》,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具体要求。

3.实行双语教学或双语加设外语课程的少数民族学校的课时,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对语文、外语、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与学校课程的课时比例进行适当调整安排。原则上语文课时数占总课时的比例不低1518%,外语不低于46%,民族语文不低于812%,地方与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不低于1216%。

4.复式教学点、简易小学的课程设置要根据实际,原则上开设所有课程,确有师资等实际困难的学校要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和复式教学能力,选择综合课程。目前开设全部课程确有困难的复式教学点和简易小学,可降低目前开设有困难的课程课时的比例,加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等课程的比例。

5.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复习考试时间2周(初中最后一年的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增加2周)。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周。

6.晨会、班队会、科技文体活动等,由学校自主安排。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7148ddb66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2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