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价值与贡献

2022-12-25 13:23: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价值与贡献》,欢迎阅读!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贡献,价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价值与贡献

作者:刘明远

来源:《人民论坛》2017年第04

【摘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是思辨的政治经济学,具有强大的思想穿透力和实践变革力,是以政治经济学作为反思对象的哲学批判程式,其要义是追求经济的政治与哲学的实,是一种更为深刻的社会化存在论追问。 【关键词】政治 哲学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追求经济的政治实现,拒绝一切剥削和限制人类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深刻地揭示了现代资本制度的本质,透过以货币财富为制度轴心的现代性政治幻象,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批判上升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批判,大大超越了他那个时代所有批判家的思想深度,深刻地反映了马克思对西方现代性的批判。

同时,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还追求经济的哲学实现,主要运用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由对政治异化的批判上升到对劳动异化的批判,通过对国家与市民适合关系的解剖,把长期被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遮蔽的社会存在论本质加以澄明,进而对私有制展开了全面批判,用历史的普遍性去提升历史特殊性的存在意义和价值,旨在校正人类世俗化的历史发展方向。马克思政经济学批判为这一领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根本上改变了20世纪世界历史的进程。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是一种历史理论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是追溯观念发生的谱系关系的批判,在历史的隧道中,马克思发现了前现代和现代性的根本区别,为后人提供了历史哲学最具解释力的原理与方法论。其注重从范畴史批判过渡到对历史偏斜运动背后的自由本质的澄明,深刻追问了历史偏斜运动的社会存在论,揭示和批判了资本运动引发的物化和异化本质。

它不是用一种经济学去批判另一种经济学,批判所指向的历史理论具有唯物史观哲学的深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在历史规律空间中,察审特定时代经济结构产生及运行的过程,用现代最好的历史理论来说明社会经济的现象。在这样宏大的历史规律面前,任何经济学范畴的追问,都会汇集到更高的历史整体性,都会显现其流变性和过程性,消解概念自身的凝固性、永恒性。因此,当经济价值的公式符合世界历史进化的公式时,马克思从哲学的批判进入到经济学批判,又回溯到了历史大尺度审视中,经济价值的理论逻辑做出了对实践的科学解释与指导,经济现象成为局部问题,资本永恒等资本主义教条符咒都将被证伪。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通过历史与逻辑的上升运动,在过去-现在-未来的历史时空坐标指向下,对特定的经济事件、结构和环境进行必要的哲学思辨,揭示了事件内在的矛盾本质。如马克思通过对劳动的分析,基于政治经济学批判框架而指出:在历史的发展中,劳动范畴是一个比较具体的、单纯的范畴,但它具有深度和广度,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形式。由此可见,哪怕是最抽象的范畴,就算是适用于一切时代,但是它们只有基于这些条件并在这些条件内才具有充分的适用性,同样也是历史条件的产物。从一般意义上的劳动过渡到了对一种历史哲学思辨,从劳动作为一种人类活动的普遍素质过渡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对象化劳动反映了一种不平等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社会组织形式,是导致现代性二律背反发生的深刻根源。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是一种崭新的哲学辩证法

首先,它深刻地展现了唯物辩证法生成范畴的哲理。生成是政治经济学批判所理解的过程生成是历史辩证法的重要范畴。通常马克思在三种情况下使用辩证的生成范畴:一是充满着历史内在否定性的精神自觉反思的逻辑运动;二是具有历史进化意义的实践生长点的绵延与集聚;三是具有人类感性的、实践的因素等驱动的人与自然进化关系的哲学力量。运用辩证的生成范畴,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考察和揭示了资本主义总体性特征,生成贯通着资本的生命周期,意味着过程与目的性的连结,是辩证逻辑上升运动,资本主义由于资本的内在否定性所构成的矛盾运动,资本的生产过程与资本占有剩余价值的目的环环相扣,它的发展贯穿着繁荣、危机直至衰亡的铁律。同时,在《资本论》中认为经济思想史认识的过程极为复杂和曲折,是从关于现象的外部方面知识到关于内在本质知识的运动,详细察审了剩余价值起源和历史认识图式,并加以批判。

其次,它注重从最简单上升到复杂这个抽象思维。马克思指出,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在思维行程中,抽象的规定导致具体的再现(《1857-1858经济学手稿》)。这充分表明:我们要把思维当作一个精神上的具体再现出来的方式,用思维来掌握具体,不应当从感性出发揭示资本世界的深层本质,应当从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开始,政治经济学才会由此及彼,去伪存真。同时,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混沌表象的穿透,马克思批判了国民经济学家经济范畴的错误教条,揭示了历史生产组织背后的社会关系本质,以形成科学地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结构、经济危机等范畴体系,回答了货币生存世界的资本座驾问题,回答了现代性历史遭遇的深层社会存在论问题,阐明了人类历史是从何处来,应往何处去的真理。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与建设实践活动的先进学说

马克思肩负着无产阶级伟大使命,其政治经济学批判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与阶级性相统一的特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德国社会特殊的历史发展,排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在德国取得任何独创的成就的可能性,但是没有排除对它进行批判的可能性。就这种批判代表一个阶级而论,它能代表的只是这样一个阶级,这个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76774a7a3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b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