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散文中“禅”的理解

2022-10-07 04:06: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林清玄散文中“禅”的理解》,欢迎阅读!
林清玄,文中,理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林清玄散文中的理解

作者:蔡剑芬

来源:《神州民俗·上半月》2016年第02

[摘要]林清玄的散文充满着佛教的文化情愫,在他的文章里传播着佛家的思想,他用一颗菩提之心关注现世人生,将佛学智慧溶入文学创作而自成风格。在日常生活当中,阐释深远的禅意,并赞美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以慈悲的心看待凡尘中的小人物。林清玄的散文的意义在于让我们领悟佛家的般若智慧,修补我们破碎的心灵,是美学与智慧的结合。 [关键词]林清玄 佛家 小人物

现代生活的急速,难以满足的欲望,造成了很多人心灵的缺失,陷入一种迷惘的境地。在看似繁华的背后,却让人感到莫名的空虚。而佛家思想如同一盏明灯,让人的心灵可以得到指引,看到人性中的善良,人性中的光明,修补我们破碎的心灵,释放内心,让我们能得到一个宁静的归宿。而林清玄就是一位有着浓重佛教文化情愫的作家,他的文章渗透着,他冷静地关注现世人生,并将佛学智慧溶入文学创作,让世人能够在文学当中领悟到佛家的般若智慧。

林清玄自小就生活在一个宗教信仰极为浓厚的家庭里,父亲对佛家非常崇拜,常四处参拜,幼年的林清玄跟随父亲的脚步,历览众多的庙宇殿堂,在这神圣的建筑中,都能感受到一种温暖的情怀,到了学生时代,他也常信步进入后山的庙里,独自做一个下午,不思考,静静地,却得到一种心灵的沉淀。

生活环境给了林清玄的积淀,而其他文人的为人作品也影响了他对佛学的兴趣。林清玄喜欢阅读中国现代二、三十年代的作品,而这些作家里面,不少人是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接触佛教文化,尤其是许地山与丰子恺的散文,都富含深层次的佛教哲学。林清玄曾说过自己的写作深受丰子恺的影响,但又与众不同,因为他对佛教中的悲观、厌世、追求彼岸解脱等,持着摒弃的态度,他更重视美好的情境

林清玄过了而立之年后,正式成为佛教徒,皈依阳明山,隐居了两年,在佛家经典中畅读,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佛家的思想,从中更深入理解的奥义。虽为佛家中人,但他始终与社会是藕断丝连的,无法六根清净,开始把佛教思想融入文学创作,用文学的语言去宣扬

凭着对佛学典籍的熟悉,林清玄在撰写几十万字的禅理系列散文是游刃有余,不管是佛学义理,佛家公案,还是佛家的人物、传说,一一都汇聚到他的笔下,成为他抒写性情,阐发佛理的材料和依据。佛家的语言在世人眼中是枯燥无味的,但林清玄并没有老生常谈,而是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结合东方的审美智慧,综合自己对佛理的感悟,让芸芸众生能体会到精要。林清玄对的理解,不是单纯、浅显的解释,他是有悟有得。他在介绍自己的写作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79eb20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2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