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春水

2022-04-28 06:3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访春水》,欢迎阅读!
春水

访春水

应朋友阿锦相邀,去拾些菌子。

六七月的鹤庆,雨水丰沛,孕育出优良的野生菌,我不是纯粹的山民,虽处山地间,却少有机会上山,与山结缘,多半是三年前的一次做客,由此打开了对鹤庆城南饮食的探索。对于像我这样一个被味觉绑架的人来说,路途不再是一个问题,收拾妥当,于十七日赶赴松桂。 重访春水村,此时山间泥泞的小路已经修好,成为干净的水泥路面,而我却想抄近道,要横穿河谷,到达山脚下的阿锦家。早上的道路湿滑,特别连日的雨,将山路的路况变得更加糟糕,小股的流水哗哗作响,奔流到河谷中央,汇集到石塔河中,这样,河谷的水声是我的向导,我穿过小树林,到了地势略低的河谷,白花花的水花,激荡的河水,在一小石桥下穿过,越发的远了。我继续行走在山道上,累了就驻足停歇,看看成片的稻野,依阶梯状排布,淡淡的云雾笼罩着,又更加看不出大概来,隐隐的透着鲜绿。清新的空气让人精神愉悦,我没爬过山道,早已汗流浃背,在山道上野花盛放,像是迎接我这外人,瘦弱的菌子也在田埂上冒了出来,预示着这是菌子的世界,我满心欢喜,继续一鼓作气,在满是露水的小道上前行。不久就听见狗叫的声音,终于到了村头,在村子里陡峭的道路上行走,也是苦不堪言。 到了阿锦家,放下东西,满脚的泥泞,裤脚上沾满泥水,潮湿的裤脚让人不安。打了一盆清水,洗了一下脸,感觉才稍微好了一些。烧火做饭,劈柴取水,切菜忙碌,而我休息了一会,才去厨房帮忙。早饭的炒菌子,让我胃口大开,菌子香滑细腻,咸淡适中,回味无穷,止渴生津,米饭饱吸汤汁,连下三碗,山间之美,美于舌尖。

中午,见天气晴朗,上山采菌,茂密的山林,灌木丛生,苔藓密布,杂草横道,两人戴着眼镜,艰难的树脚下寻找,满地的松毛,潮湿的环境之下,就有可能孕育出最多的牛肝菌,当然山上的牛肝菌够我找一顿吃的,虽有其它的菌子,但对于我,并不熟悉。耳畔响起阵阵松涛,蝉鸣虫唱,清幽的环境,远离尘世之感。脚下枯枝败叶,朽木成片,蚂蚁随处可见,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何山上菌子多的原因了,以菌为食,并不是人的特权,而是微不足道的蚂蚁,制造了这个奇迹,我们在抢夺蚂蚁的食物罢了。远处雷声响起,我俩冒着细雨下山,才到家一会,大雨就下来,所幸没有在山上多停留。

两小袋菌子,阿奶过来帮我们查看挑选,其中有三五朵小黄菌,还有见手青等杂菌。阿锦去做饭,我去洗刷菌子,南瓜叶轻轻地擦拭,牛肝菌就露出洁白的菌肉,细腻光洁,肉质肥厚,很是可人。之后切薄片晾干,等待接下来的油炸,成为留存很久的油菌子。

晚饭后,继续制作油炸菌,花椒,大蒜,辣椒,少量的盐就是全部的配料。在油水中脱去最后的水分,可以使菌子保留到很久,时间久了又会给人一份意料之外的味道。刚炸好的菌子,没有油浸的到,有点干,有点柴,入口微涩,味苦,显然已经焦糊,但一旦饱吸油水,又恢复了其绵柔的醇香的特点,让人口齿留香,难以忘记。隔壁的阿武前来,指点一二,方才将菌子炸好,用了十七八斤鲜菌,已经出乎我的意料,所幸,阿锦把前几日的存货全部献上,这才让我满载而归。阿锦拿出杨梅酒,就着油炸菌,喝了一点,听着锅里的声响,闲聊许久。 夜深,别了阿武,洗了热水脚,困乏袭来,鼾声顿起。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7abce71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5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