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的爱国诗词《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快乐亭望长安南山》

2022-05-05 09:09: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陆游的爱国诗词《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快乐亭望长安南山》》,欢迎阅读!
乐亭,陆游,爱国,长安,十六日

陆游的爱国诗词《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

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快乐亭望长安南山》 宋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赏析】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词人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南山月形容为一个极为多情的女子。谁能有南山月那般多情柔美?它轻轻地拨开乌云,温柔地照耀着北方的大地。“谁似”两个字突出强调了南山月的多情,说明只有南山月才会这般柔情似水,“多情谁似南山月”,这是一个设问句,意思是不会有谁比她更多情的了。“特地”进一步衬托南山月深谙人情,富有情感,她轻轻地推开暮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多看看这片宁静安详的大地。明月其实并无人的喜怒哀乐,这显然是来自词人的丰富的想象了。作者趁着酒兴,凭高远望长安诸山,内心收复关中的热情奔腾激荡,不可遏止。灞桥之烟柳、曲江之池馆、明月照耀之下的大地,作者觉得都变得亲切起来,它们都急切地等待着作者去收复。题中一个“望”字,把作者的爱国情怀和胜利在望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全词由“哀”到“兴”,充满了乐观,这在南宋爱国词作中是为数不多的。

扩展阅读:陆游诗词的特点

艺术风格上,兼具现实主义特点,又有浪漫主义作风。陆游性格豪放,胸怀壮志,在诗歌风格上追求雄浑豪健而鄙弃纤巧细弱,形成了气势奔放、境界壮阔的诗风。陆游把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壮


志豪情都倾泻在诗中,常常凭借幻境、梦境来一吐胸中的壮怀英气,陆游的梦境、幻境诗,飘逸奔放,被誉为“小李白”。不过对功名的热望和当权者的阻力之间有着无法克服的矛盾,严酷的现实环境给诗人心灵压上了无法摆脱的重负,因而陆游又崇尚杜甫,关怀现实,主张诗歌“工夫在诗外”,诗风又有近于杜甫的沉郁悲凉的一面。

②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陆游反对雕琢辞藻和追求奇险,其诗语言“清空一气,明白如话”。陆游重视锻炼字句,他的对偶,新奇、工整,而不落于雕章琢句之嫌。赵翼曾评陆诗“看似奔放实则谨严”,刘克庄亦有“古人好对偶被放翁用尽”之叹。陆游的七言古诗《长歌行》,笔力清壮顿挫,结构波澜迭起,寓恢宏雄放的气势于明朗晓畅的语言和整饬的句式之中,典型地体现出陆诗的个性风格,被后人推为陆诗的压卷之作。 扩展阅读:陆游的的评价

杨慎:(陆游词)纤丽处似淮海,雄慨处似东坡。 朱熹:放翁老笔尤健,在当今推为第一流。 杨万里:君诗如精金,入手知价重。

叶绍翁:天资慷慨,喜任侠,常以踞鞍草檄自任,且好结中原豪杰以灭敌。自商贾、仙释、诗人、剑客,无不徧交游。宦剑南,作为歌诗,皆寄意恢复。

陈訏:放翁一生精力尽于七律,故全集所载,最多。 袁宗道:(陆诗)模写事情俱透脱,品题花鸟亦清奇。

刘克庄:《三百篇》寂寂久,九千首句句新。譬宗门中初祖,自过江后一人。

赵翼:宋诗以苏、陆为两大家,后人震于东坡之名,往往谓苏胜于陆,而不知陆实胜苏也。(陆游诗)少工藻绘,中务宏肆,晚造平


淡。朝廷之上,无不已划疆守盟、息事宁人为上策,而放翁独以复仇雪耻,长篇短咏,寓其悲愤。

吴宽:以六经、左氏、庄、骚、班、马、韩、曾为师匠,而天资工力,自得尤深。

蒋一葵:乾、淳间,诗人称诚斋、范石湖及陆放翁为巨擘。 冯煦:剑南屏除纤绝,独往独来,其逋峭沉郁之概,求之有宋诸家,无可方比。

梁启超: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钱钟书:除掉陆游的几首,,宋代数目不多的爱情诗都淡薄,笨拙,套板。

张爱萍:怀壮志统一国土,含悲愤宿愿未酬。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84cd291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d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