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常用术语总结汇报

2024-03-28 08:28: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电信诈骗常用术语总结汇报》,欢迎阅读!
术语,诈骗,汇报,常用,总结

电信诈骗常用术语总结汇报

电信诈骗是指利用电话、短信、网络等通信工具进行的诈骗活动。诈骗分子常使用一些特定术语来欺骗受害人,这些术语以煽动情绪、制造紧迫感和迷惑受害人为主要目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信诈骗术语:

1. 冒充公检法:诈骗分子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机构,声称受害人涉嫌犯罪,需要交纳保证金或罚款,否则将面临法律后果。

2. 暴露身份:诈骗分子声称受害人的个人信息被泄露或被他人盗用,制造紧迫感并迫使受害人提供个人信息、银行卡号码等敏感信息。

3. 退款异常:诈骗分子声称受害人的银行账户异常,需要进行退款操作,然后偷取受害人的资金。

4. 投资理财:诈骗分子以高回报、低风险的投资机会吸引受害人投资,实际上是一种传销或诈骗活动。

5. 罚款逾期:诈骗分子声称受害人有未及时缴纳的罚款,如果不立即支付,将面临法律后果,威胁受害人马上付款。

6. 礼品领取:诈骗分子以各类免费礼品、抽奖、彩票等方式吸引受害人提供个人信息或购买虚假产品,骗取经济利益。

7. 亲属意外:诈骗分子声称受害人的亲属遭遇意外,需要支付


高额医疗费用或救助款,骗取受害人的钱财。

8. 借贷纠纷:诈骗分子冒充债权人、追债公司,声称受害人欠款,威胁甚至诽谤受害人,逼迫其支付费用。

9. 微信诈骗:诈骗分子通过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冒充朋友或亲戚,请求受害人转账或购买商品,达到诈骗的目的。

10. 外逃款项:诈骗分子声称是国外机构或银行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有大量资金需要转移,请求受害人支付各种费用。

11. 红包欺诈:诈骗分子通过发送微信红包,吸引受害人点击链接,然后获取受害人的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

12. 西联汇款:诈骗分子通过西联汇款等快速转账方式来进行诈骗,以快速转账方便、难以追踪等特点来吸引受害人支付。

13. 网购陷阱:诈骗分子以低价、高仿商品来吸引受害人网购,然后不发货或发出质量低劣的产品,骗取受害人的钱财。

14. 优惠活动:诈骗分子通过各类虚构的优惠活动,如购物满减、折扣等,引诱受害人提供个人信息或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15. 奖品收费:诈骗分子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告知受害人中奖,但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税费等费用才能领取奖金,骗取受害人的钱财。

以上是常见的电信诈骗术语总结,希望能对大家防范电信诈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86eb28c6f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b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