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欧阳询和颜真卿楷书的艺术风格

2022-11-02 02:14: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比较欧阳询和颜真卿楷书的艺术风格》,欢迎阅读!
楷书,风格,比较,艺术,欧阳询和

比较欧阳询和颜真卿楷书的艺术风格

颜真卿的书法特点

颜真卿的书法,号称颜体,有他独特的风格和笔法。他所留下的碑帖很多,后世的书法家认为从他的一些碑帖中可以找到「圆笔」的痕迹,和其他书法家的「方笔」不同。

颜真卿被使用圆笔的书法家奉为开创者。他和使用方笔的王羲之,都对后世产生既深且远的影响。

他的书法,既有以往书风中的气韵法度,又不为古法所束缚,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规,自成一格,称为“颜体”。宋欧阳修评论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宋朱长文《续书断》中列其书法为神品。”并评说:“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颜体书风形成的历史背景

再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书风,来看颜字是如何继承传统而又有所创新的。

唐朝是历史上书法盛行的朝代,当时楷书的发展已到了成熟的阶段,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唐太宗李世民偏爱王羲之书法,因此,欧、虞、褚诸家虽以善书知名,然皆宗法右军,他们是王字的继承者,虽然各有变化,也有所发展,有自己的面貌,但难以摆脱王字的束缚,这样就更加提高了王书的地位和影响。当时官吏、令史、经生、书手竞向学习,蔚然成风。后来褚遂良的字体虽然风行了,但从贞观、永徽到盛唐这一百多年中,王、褚二体《圣教序》陈陈相因,大为流行,一般的字写得纵极精工,然而已


成了缺乏风韵的院体书。书风至此,已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了。我们知道王羲之虽以变古创新闻名,但他的内按笔法还是不失隶书笔意。

虞世南是智永的传人,是右军的嫡嗣;欧阳询仿王羲之书险劲过之;遂良则甚得王逸少体,这几个书坛大家,他们的用笔方法都不出隶意范畴,而其中褚遂良的隶意尤为明显。所以颜书要变,首先就要跳出褚的束缚,而且还要能摆脱欧、虞的势力,总之是要超越统治唐代书坛王羲之的笼罩,突破那时作书沿用隶法的范畴。从颜真卿当时所处的客观环境来看,他受传统的影响比较深。他的父亲、祖父、曾祖、高祖多以善书知名,都擅长篆、摘、草、隶,他的母系殷令名、殷仲容也是数世善书,颜真卿就是生长在这样一个书法世家的环境里。35岁他又从张旭为师,曾将张旭和他谈论书法的对答经过写了一篇有名的《笔法十二意》。在颜的早年,褚字风靡一时,这是由于褚书用笔不像欧、虞那样谨严刻厉,结体姿媚秀颖,所以自永徽之后继王羲之而笼罩书坛。

但颜真卿生前书名不盛,既不如他的先辈欧、虞、褚,也比不上李邕、张旭、徐浩、李阳冰等人,只不过是一个二等书家。颜书是由于五代杨凝式的继承和发扬而得到宋四家推崇的。然而批评他的人也还有李煌说他粗鲁,米莆批评说古法到了他手里“荡然无遗”。其实米莆等人看惯了欧、虞、褚等人变古不尽、带有陈隋旧格的浓重隶书笔意的初唐楷法,对于纳古法于新意之中的颜字是深为不满的。米莆对书法注重结构,他自称是集古字,敬侧妍媚,而对于端重安详、伟岸宽博、富有正大气度的颜字,则以为是不讲姿态。其实颜字中的雍容,不以左低右高、敬侧取媚,而是外密中疏、似拙反奇这种平中求险,一扫二王余韵的独特风格,它决不是不讲究古法,恰恰是古法在他的变革之下得到了新的发展。

颜真卿作品风格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870b4dff9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1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