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在春天_诗歌鉴赏

2022-08-10 11:17: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歌鉴赏】在春天_诗歌鉴赏》,欢迎阅读!
鉴赏,诗歌,春天

【诗歌鉴赏】在春天_诗歌鉴赏

在春天 [德国]默里克

我躺在这春天的小山上, 白云变成我的翅膀, 一只小鸟在我前面飞, 励志歌曲

啊,告诉我,孤独的姑娘, 你在何处,让我留在你身旁! 可是你和风,你们都无家可归。 我的心开放,像向日葵一样, 在爱与 希望中 向往而舒张。 春天,你有何憧憬? 我何时能安静?

我看到白云移动,河水奔腾, 太阳的金色的亲吻 深深渗入我的血中; 我这奇妙地醉醺醺的眼睛 好像进入睡梦之中,

只有我耳朵还在倾听蜜蜂的嗡鸣。


我左思右想,想得很多, 我在憧憬,却不知憧憬什么; 一半是忧,一半是喜; 我的心,哦,我问你, 在金绿的树枝的阴暗里 你在织着什么回忆? ——往昔的不可名状的日子! (钱春绮译) 【赏析】

默里克善于用细致的语言描写大自然,以此叙述个人的 生活

,抒发内心的感受,风格自然,情感真挚,音调优美。这首创作于1828年的《在春天》,集中体现了诗人借景抒情的诗歌特色。

古今中外写春天的诗并不鲜见。大多数诗人都写春天的万物复苏、春天的勃勃生机和春天的绚烂多姿,以及春天带给人的喜悦、希望和活力,但是我们在默里克的《在春天》里,却感受不到春天的这些气息。默里克眼中的春天,尽管也阳光明媚、白云荡、小鸟高飞、河水奔腾、枝叶含翠,却无法让他获得“安静”,更无法抚平他的爱情创伤。

全诗共分四节,在整体上完成了一个从外部世界转向内心世界的情感诉求过程。诗人首先开门见山地向我们交代,他躺在“春天的小山”上,想起了“孤独的姑娘”,于是让白云化成他的翅膀,让小鸟飞在前方引路,去寻找心上人的踪迹,然后留在她的身旁,共享爱情的佳酿。与此同时,诗人也明白晓畅地告诉我们,美好的期待背后是注定的失败,因为“孤独的姑娘”和飘摇不定的风一样,都“无家可归”。既然心上人没有固定的落脚点,那么诗人怎能找到她的芳踪?然而,诗人并没有因为寻不到心上人的踪迹而消沉沮丧。他的心灵之花,在春天的召唤下“开放”,在“爱”与“希望”中“向往而舒张”。伴随着春天的活力,诗人的爱情也在绽放,在充盈。当诗人迫切地询问“我何时能安静”的时候,他事实上还是满怀激情地寻找着心上人,渴望与心上人相伴,渴望获得真正的情感满足。

在盲目地寻找、孤独地寻找、无望地寻找之后,诗人渐渐意识到寻找的结果必定是一场空。他最终选择闭上“醉醺醺的眼睛”,进入“睡梦”般的冥思遐想之中。虽然他的耳朵还能够听到“蜜蜂的嗡鸣”,但是闭合的双眼已经将他同外部世界隔绝,帮助他从充满了烦恼和忧伤的客观现实中挣脱出来。他“左思右想”,“想得很多”。他想到了未来,


“却不知憧憬什么”;他想到了往昔,那些“不可名状的日子”交织着他的爱恋。在这里,无论是指向未来的“憧憬”,还是指向往昔的“回忆”,都为诗人呈现了一个可以慰藉心灵、享受“安静”的世界。

诗人在现实世界中因为找不到“孤独的姑娘”而焦虑忧伤,却在“憧憬”和“回忆”的内心世界里获得了“安静”。这种情感诉求方式和神秘主义倾向,恰恰是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特质。德国的浪漫主义作家们认为,现实生活如此丑陋,如此不和谐,如此混乱和庸俗,只有借助心灵世界的幻想和梦境才能自由地舒展,才能创造真正的美、永恒的美。从这个角度而言,“孤独的姑娘”与其说是诗人的心上人,倒不如说是诗人的浪漫主义理想。这份理想,在现实世界“无家可归”,却在心灵世界生根发芽了。(蔡海燕)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88fe82589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7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