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知识要点

2022-10-17 05:15: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代诗歌知识要点》,欢迎阅读!
要点,诗歌,古代,知识

古代诗歌知识要点

一、诗歌因其内涵的丰富性,按不同标准可作不同分类。



二、古诗按思想内容分类:

.送别赠别诗 .咏史怀古诗 .边塞征战诗 .羁旅行役诗 托物言志诗 景抒情诗、爱情诗、山水田园诗、哲理诗、咏怀述志诗



三、按情感及主旨分类:

古典诗词主题主要有:迷恋、热爱、忧伤、惆怅、孤独、寂寞、烦闷、恬淡、仰慕、思念、讽刺、批判、坚守节操、孤高傲岸、忧国忧民、怀古伤今、保家卫国、建功立业、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羁旅天涯、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昔胜今衰、沧海桑田的变化等。

.忧国忧民:战乱离散的痛苦;同情人们的疾苦;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者的腐朽;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心;对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揭露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穷兵黩武; .建功报国 :保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豪情;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悲苦;怀才不遇的寂寞,报国无门的激愤;年华易逝的感慨,壮志难酬的悲叹;

.思乡怀人:天涯羁旅的愁思;思乡念友的孤独;边关征夫的思乡;闺中怨妇的怀人;情深意长的勉励,依依惜别的深情; .超尘脱俗 寄情山水的悠闲,退隐田园的淡远;对险恶官场的厌恶,对归耕隐居的向往; .感时伤逝:昔盛今衰的沧桑,时世变迁的感慨;青春易逝的伤感,时不我予的焦虑等。

四、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常见意境:

雄浑壮丽 壮阔苍茫 苍凉悲壮 闲适恬淡 清幽明净 明丽清新 萧疏凄寂 安谧美好 幽僻冷寂 高远深邃 淡雅幽远 清冷幽静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 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五、古代诗歌的常见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 ()、抒情方式:

诗歌大抵是用来抒情的:主要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其中,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借事抒情、借典抒情(咏史抒情)

1 / 2


()、写景手法

角度:形、声、色、态、味 视觉、听觉、触觉、嗅觉 动和静远近、俯仰、上下 手法:.渲染.衬托.白描.动和静 .虚和实.点和面.正和侧 ()、修辞方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对仗)、设问、反问、反复、对比、通感、引用(用典)双关、反语、顶真(顶针、连环)、互文 ()、表现手法

1.比兴2.铺排3.虚实结合4.用典5.渲染6.烘托.衬托 动静结合.寓褒于贬.扬.白描与工笔 .曲笔.叠词.倒装 象征 .正侧.联想.想象 ()、结构形式:

首尾照应、前后呼应、开门见山、卒章显志、层层深入、先总后分、浑然天成、铺垫伏笔、 ()、评价主旨

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 言简意丰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尽而意无穷、弦外音味外味、含蓄蕴藉、委婉、语意含而不露、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等



六、常见诗歌语言特色与风格

.平易:其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之中蕴涵着深意。

.工丽: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理解时可以借助对仗。 .直率:语言毫不隐晦,毫不修饰,依照情感的原样子直接写出。

.委婉(含蓄):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而通过写与本意看似无关的事物,或者通过对比而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情感

.自然:指诗词不留雕琢的痕迹,不使人感到做作。

.清幽:清静而又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细细体味却意味深远。 .雄奇:气势雄伟,立意奇特。 .奔放:指直率而有气势。

.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

.洗练:语言表达通过千锤百炼而达到质朴、省净、流畅、圆润洒脱、意韵无极的境界。 .沉郁:用一种苍老道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

学生可以根据其中一种分类作为线索,如内容、抒情、描写等进行梳理,并

结合自己所学的诗歌为例,在理解的基础上构成自己的诗歌网络图。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8b1808b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