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赤壁试题及答案

2022-12-10 03:14: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赤壁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
赤壁,古诗,试题,答案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折断的铁戟沉埋黄沙还没有销掉,拿起来一番磨洗仍可辨认出前朝。如果东风没有帮助

年少的周瑜,铜雀台春宫深处就会关着二乔。

主旨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曲折地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

之气和豪爽胸襟.

1、初中三年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 田园,有的刻划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上面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咏史诗。特点是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情感。 2、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

答:”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 3、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为下文做铺垫。(或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在那次大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经过了六百多年还没有时光消蚀掉,经过自己一番磨洗,鉴定了它的确是赤壁之战的遗物,不禁引发了“怀古之幽情".

44、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答:不好。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耐人寻味。

若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意思自然没错,但一点诗味也没有了。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的反映生活,乃是诗的生命。杜牧运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即小见大,正是此诗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

5、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并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

:”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1分)。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或"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 6、这首诗有叙有议,哪两句是议论?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中蕴含着一个成语,这个成语中包含一个著名的三国故事,你知道吗??请写出来。 答: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或:借东风)

8、本诗开头为什么从“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答:由“折戟”写起,引发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为后文的议论做铺垫。


9、有人说,赤壁之战中,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因此有人认为,杜牧作本诗的目的是为曹操叫屈。你同意这种说法吗?简述理由。 答:不同意,因为作者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英雄的成功都需要某种机遇,借此来表达诗人怀才不遇,有志不得伸展的感慨。

10、从体裁看这是一首_七绝诗,从内容看这是一首_ 咏史诗__;诗中前两句由_折戟____ 出“认前朝"-“三国赤壁”,为后两句作铺垫。 11、后两句议论感慨,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表达了作者___不以成败论英雄(或是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的政治见解和独到的史识。 12《赤壁》中诗人借物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的诗句是: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冼认前朝.

从反面落笔进行议论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3、本诗的以小见大手法是怎样表现的?

答: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这大内容、大主题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显示的.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之战的风云人物,后二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 14杜牧在《赤壁》中借小物抒怀有何用意?

答:《赤壁》中除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借物抒怀.诗人借物抒怀,把他深沉的感慨寄寓在一件“小小”的历史遗物中.只描写一只小小的断戟和诗人一个细微的动作,就形象地传达出诗人此时此地的情绪和心态。拿着那支断戟,引起了读者无限联想。 15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周瑜。诗人杜牧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16、试体会“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议论的妙处。

答:诗人并未从正面去评论战胜的原因,而是提出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不刮东风,不用火攻,周瑜就有可能战败。对于这个结局诗人没有直说,而是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别出心裁。“二乔”并非普通女子,而是东吴国家命运的象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8c4d20c5c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a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