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马嵬(其二)》含答案

2022-09-16 01:19: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完整版)《马嵬(其二)》含答案》,欢迎阅读!
整版,其二,答案,马嵬

高一年级

制作人:

语文活页导学案 周第20课时时间 班级

日组长签字 姓名

《马嵬(其二)》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这首诗倒叙的叙事特点和对比的表现手法

2 一步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领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 浓的特点。 3 会李商隐政治讽寓诗风格,激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学习重难点:

1 .倒叙的叙事特点及对比表现手法。

2. 诗歌蕴涵的寓意,正确把握诗人对唐玄宗的评价,正确评价作者的观点

三、学习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二) 、疏通诗意

1. 教师范读(提示:)

海外/徒闻//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宵柝,无复/鸡人//晓筹。 此日/六军//驻马,当时/七夕//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2. 学生朗读,对照注释默读,理解诗意 3. 解释重点词语

更:还有;徒闻:空闻,没有根据的听说; 笑:嘲笑;如何:为什么

(三八自学指导

1•《马嵬》诗是以马嵬事变中玄宗为“六军”所逼, 的,哪几句诗写了关于马嵬之变的相关事件?

“赐”杨妃绫死为背景写作

2、颈联“此日”和“当时”都是指向时间的,前者指向眼前,后者指向以往。 以往生活有什么特点?眼前又遇到了什么情况?前后又有什么关系?

3 杨妃“赐”死后,玄宗异常悲伤和怀念,哪些诗句写出了玄宗的这一情感?


4 对于李杨的这段爱情悲剧,诗人李商隐发出了什么慨叹?

(五)小结

1、诗歌在布局上,先有“玄宗之悲” ,后有“马嵬之变”,最后才有“义山之叹” , 说说《马嵬》诗的叙事结构上的特点? 2、对比、倒叙和讽寓都是本诗的特点,请同学们当堂诵读并背诵全诗,领会其妙 处。

四、当堂训练: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 45题。

鹧鸪天 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

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1.选出对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玉瀣:美酒名。瀣 xi e C .元知:开始知道,才知道。



B .黄庭:山名。

D .等闲:平常,不在意。

2.选出对语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两句,说明作者在夕阳斜照、苍烟摇曳的自然环境 中,努力排除尘事的纷扰,表达了对当时昏暗朝廷、恶浊社会的厌弃和否定。

B .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几句,隐寓着在现实生活里不愿如此而又不得不如 此的慨叹。

C. “老却英雄似等闲”一句,表达了作者年已垂暮,壮心不己的英雄豪气。说明作者不把奸 臣的阴险放在眼里,表现了鄙视邪恶的大将风范。

D •这首词从语气上看,是当时作者被罢官家居时所写。全篇基调,是用任情适性、满洒豁 达的笔触,婉转表达其不能为国效力、惆怅失意的心情。


高一年级语文活页导学案 _周第_20_课时时间 日组长签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作人: F ________ 姓名

20课时《马嵬(其二)》~~

参考答案:

(三)、自学指导

1 •《马嵬》诗是以马嵬事变中玄宗为“六军”所逼, “赐”杨妃绫死为背景写作 的,哪几句诗写了关于马嵬之变的相关事件?

――空闻虎旅传宵柝,不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1 :颔联“虎旅传宵柝”对“鸡人报晓筹”,其声音有什么不同? —军营内的声音,而后者为宫内声音

2:军营内的声音加上“空闻”和宫廷内声音加上“不复”,又能使人读出玄宗 的哪种境遇?

――只是听到传来的“宵柝”之声,却不能再听到熟悉的宫内“报晓”声了。显然 出玄宗不在宫内,而身在军营,逃离了皇宫,已在逃难途中,极尽狼狈和慌乱。 3: “空闻”对“不复”,这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会收到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对比,反衬出了玄宗的昔安今危,昔乐今悲的境遇。

2、颈联“此日”和“当时”都是指向时间的,前者指向眼前,后者指向以往。 往生活有什么特点?眼前又遇到了什么情况?前后又有什么关系?

――玄宗以自己和杨妃的朝夕相处讥笑牛郎织女的一年一次的七夕相会,现实的

情势是六军哗变,停止不前不。当年盟誓长生殿的赏心乐事,而今化作一冢荒丘 可谓“乐往哀来,催人心肺”。 1:颈联在艺术表现手法有何特点? ——对比

3. 杨妃“赐”死后,玄宗异常悲伤和怀念,哪些诗句写出了玄宗的这一情感?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1:首联中用典,玄宗听术士说杨贵妃在仙山上还记着“世世为夫妇”的誓言, 方士回来说“海外”还有“九州”,杨妃生活在那里,信守“生生世世为夫妻”誓 约,这可信吗?哪个词语和句子戳破了这种说法?

――不可信,“徒闻”一词否定了方士的话,“他生未卜此生休”,来生微茫难求, 但今生一起缘分断绝,已是事实。

2:以神仙怪诞和生死轮回来写唐玄宗的痴心妄想,有什么好处?

――思杨妃之切,故有异常之举。这种举动正是极尽曲折写出玄宗相思之悲。 4. 对于李杨的这段爱情悲剧,诗人李商隐发出了什么慨叹?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1:从内容上看前后句有什么特点?

――对比,贵为天子多年却无力保护心爱女人,对比寻常百姓却能给莫愁幸福。 唐玄宗身为天子不能保护自己心爱的女人, 为了江山让自己的爱妃顶罪,最后孑 然一身,还不如卢家虽是草民,却有美丽贤惠的莫愁女相伴一生 2:从语气上看又有什么特点?

――反问。贵为天子能保护自己的子民,何况自己心爱女人,但“不及卢家有莫愁”, 这一问问出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正常的情况,问得有力,令人掩卷深思,其讥讽 意愈明。一语中的地指出了全诗的写作意图,即警醒为人君者当记取唐玄宗沉 迷酒色、荒淫误国,导致国家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教训。这与晚唐的政 治腐败关系密切。

当堂训练答案:1/B 2/C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8c9663ace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8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