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里有“因果”

2022-05-07 03:1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长恨歌》里有“因果”》,欢迎阅读!
长恨歌,因果

《长恨歌》里有因果

《长恨歌》里有因果 勇看到因果二字,估计大家会想到佛教的因果轮回。早些时候,笔者曾读过几篇佛学文章,近日,又读《星云大师释佛》,感觉很有收获,无论做人做事,总能从中得到一些启迪。于是在教学《长恨歌》时,有意引入因果论,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去探寻诗歌的悲剧意义。为了拓展同学们的思维,我还给大家提示了几个思考方向,如:从诗歌主人公的角度、从作者的角度、从读者的角度、从人性的角度、从因果的角度等等。让学生思考,笔者自然也不敢怠惰,学生探寻到什么,取决于我提出因果这个所以我也试着从因果的角度下水,探寻《长恨歌》中的因果悲剧。一、公公扒灰儿媳妇杨玉环素有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美称,连花儿见了都自愧不如,这是何等的姿容?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只一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便让人对她的美浮想联翩。如此绝世美人,被皇上看中,一点也不稀奇。可是,我们读过唐史的都知道,杨玉环本是李隆基的儿子李瑁之妻,但是却因为这倾国倾城之貌被公公李隆基扒灰。公公扒灰儿媳妇这等事,违背天伦。天伦即天道,古语云天道不可违”“违天道者,必遭天谴。于是后来,在马嵬驿上,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落得个亲爱的人赐杀亲爱的人,从此杨玉环与李隆基天人永隔,生者备尝人间煎熬。这一出扒灰爱情终于以悲剧方式体现了公道,个中酸甜苦辣,留与后人评说。二、皇上在位不谋政想那李隆基青少年读书时一定读过《论语》,一定看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句子,也一定知晓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的道理。当初,他登基做皇上时,勤政为民,开创了开元盛世,那是怎样的繁荣局面?不妨看一看杜甫的《忆昔》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句虽不算华美,但是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却尽显其中。然而,自从获得杨贵妃后,这位 元盛世的开创者却过上了另外一种生活——“从此君王不早朝,他不再临朝听政,决断天下大事;不再微服私访,体察百姓疾苦。其结果是朝政荒废,给安史之乱创造机会,以致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历史总是这样明白:在其位谋其政时,政治清明;在其位不谋其政时,则招来动乱。这样的因果,唐玄宗在他赔了爱情又失去江山之后,是否曾经有过深刻反思?若能找到他老人家的回忆录就好了,只可惜,目前还没有发现。三、贵妃恃宠太张扬杨玉环既与李隆基结合,被封为贵妃,深得皇上的宠爱。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她虽然没有被封为皇后,但享受到了皇后的待遇,成了名副其实的第一夫人,这对于一个女人而言,已经达到了极致。可是,她还要让唐玄宗爱屋及乌,让这份爱扩大到她的家族,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哥哥杨国忠一步登天,做上了宰相,大姐封为韩国夫人,二姐封为虢国夫人,三姐封为秦国夫人,其他的兄长也有封赏,都做了朝中的高官。这似乎也印证了中国一句老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样的张扬估计历史上少有人能与之匹敌。然而,命运无常,马嵬驿上却落得个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的下场,也是君王掩面救不得,一切富贵都成为过往。杨贵妃呀杨贵妃,如果你做人低调些,把做好一位妻子作为自己的本份,或者以皇后之实母仪天下,以慈母的博爱胸怀来关爱天下臣民,以辅佐君王维护江山社稷的稳定为己任,那么还会有马嵬之变吗?四、奢侈消费为哪般李杨的爱情还表现在奢华的消费上。自从杨玉环投入李隆基的怀抱后,他们沉醉在温柔乡里,芙蓉帐暖度春宵,抱怨春宵苦短日高起,尽享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又因两人都喜欢音律,李隆基改编《霓裳羽衣曲》,两人合作排练大型歌舞,排场之盛大,气势之壮观,下面的诗句可见一斑: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但凡喜欢歌舞的娱乐型人物,大多也喜欢服装,杨贵妃的喜欢达到什么程度,史传专门为她做衣服的工作人员就有七百多人!杨贵妃喜欢吃新鲜荔枝,唐玄宗即下令开辟从岭南到长安的几千里贡道,以便荔枝能及时地用快马快速运到长安。杜牧用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把贵妃的奢华描绘出来了。你想想,


官道上急如星火的奔马运送的不是国家机密,而只是为了博得妃子的笑而送来的新鲜荔枝!杨贵妃这样的消费,用张扬来修饰,已经不够了,这是一种极度的奢侈!可是,这样的消费,估计这位出身世宦家庭的贵妃不知道中华民族崇尚节俭的风尚吧。行笔至此,一句佛语在脑海中闪现:世人不信有因果,因果何曾饶过谁?纵使你是皇帝贵妃也逃不过因果的规律。今天的人们,大多缺乏信仰,信奉佛教的那就更少了。可是,我们生活中的因果却客观地存在着,就像人们吃饭就会饱一样直观明白,前者是,后者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我们是否认识到因果报应的规律,因果都在不偏不倚、不缓不急地进行着,不会偏爱谁,也不会赖着谁。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因果报应不是从天上掉下来,也不是他人强加于你,一切都是我们自己造,自己受。佛家还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何谓菩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1062页有三个义项,抄录于下:“①佛教指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地位仅次于佛的人;泛指佛和某些神;比喻心肠慈善的人。我等芸芸众生难以成佛成神,但是,要想成为一个心肠慈善的人却是可以的。愿诸君多了解一些因果的道理,遵循因果的规律,广种善,在上狠下功夫,相信大家定能收获更多喜人的善(作者单位:贵州榕江县民族中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8f24048a7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6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