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楼

2022-09-06 16:13: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北京城楼》,欢迎阅读!
城楼,北京

北京城楼、角楼、钟楼和鼓楼

北京作为近代元、明、清三朝古都,建筑物气势宏伟,而且保存较为完整,其中北京的城楼、角楼、钟楼和鼓楼建筑,可以说是非常有特点。

北京的城楼

城楼是古代为了把守城池,了望地形,建筑在城门上的驻兵台。北京城楼的建筑以著名的天安门城楼为典型。

天安门原为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建于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初称承天门。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重修而改名天安门,含“受命于天,安邦治民”之意。至今已有570多年历史。

天安门城楼建筑在巨大条石砌成的须弥座式城台上,造型庄重浑厚,宏伟典雅,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作之一。城楼很高,在高大的暗红色城墙中辟有五个券洞门。城台上的大殿宽九楹,进深五楹,象征封建帝王的“九五”至尊。大殿为重檐歇山式,朱墙黄琉璃瓦顶。南面设有菱花隔扇门36页,殿内外立有直径2米的巨柱60根,天花、斗拱、梁枋等处绘满了最高等级的双龙和玺彩画,极为精美壮观。

登上城楼远眺,广场周围景观尽收眼底,自豪之情油然而生。今天的天安门城楼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

北京的角楼

角楼是城楼的一种,也是属军事防御设施,这里以北京城东南角楼为范例。 北京城东南角楼位于崇文门东大街东便门,始建于明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是明清两代内城东南转角处的箭楼,是国内仅存的一座规模最大的城垣转角楼。 角楼建筑形制独特,整体呈曲尺型平面布局,重檐歇山顶,绿琉璃瓦剪边,楼高四层辟144孔箭窗,外与保存完好的百米城墙相连。角楼历代均有修葺,19008月初,八国联军攻占,损坏严重,上面的炮弹残片保留至今。

北京的钟楼和鼓楼

鼓楼与钟楼是北京古代的报时中心。

钟楼和鼓楼位于北京中轴线的北部终点,是一前一后的两座高耸的建筑物。


鼓楼始建于元至元九年,(公元1273年),原名齐政楼,聂金、木、水、火、土、日、月七政之意。元末明初它曾经毁于战火,明代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在旧址东面重建,这就是现在人们所见到的鼓楼。

鼓楼是老北京的报时中心,因此台基高达4米,台上横列5间房屋,红墙朱栏、雕梁画栋、兽脊飞檐,在阳光映照下显得雄伟壮丽。

在鼓楼外廊极目远眺,古城景色尽收眼底:南为景山、北海,殿宇重重、白塔巍巍;西为后海、什刹海,碧波荡澜绿柳成荫;北为钟楼,岿然 耸立、琉璃耀目;东为国子监、雍和宫,红墙黄瓦、庙宇森森。观之令人 悦目怡情,心驰神往。

钟楼在鼓楼北面,相距约100米,是一座直立耸起、灰墙绿瓦的建筑,它就是钟楼。钟楼楼上悬挂着一口铸有“永乐年、月、吉日制”印记的特大铜钟,可称中国古钟之最。 鼓楼和钟楼,一红一灰,和谐美妙。

鼓楼击鼓定更,钟楼撞钟报时,在没有钟表计时的古代,钟鼓声对老北京人的起居劳作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常说“暮鼓晨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90fdf02e87101f69e31955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