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咏梅的诗句

2023-03-09 07:34: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王安石咏梅的诗句》,欢迎阅读!
王安石,诗句,梅的

王安石咏梅的诗句



王安石咏梅的诗句

王安石的咏梅代表作《梅花》,用比喻手法,借颂梅花以喻自己不畏强暴的

性格: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这首诗词脱胎於南朝苏子卿《梅花落》一诗词。原诗词是:“中庭一树梅,

多叶尚未开。只言花是雪,悟有暗香来。”王诗词对原作加以点化提炼,使全诗词语句更为精练,意境更为深远。

这首咏梅诗词形象地刻画了梅花的神韵和香色。前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

独自开”,写寒冬时节,万物皆未萌芽,唯独墙角数枝梅花迎寒绽开。“独自开”与“数枝梅”相照应,传递了梅先天下春的信息;“凌寒”二字交代时间,突出了梅花于严寒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征。“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写梅花的香色,前句着眼于人们的视觉形象,含蓄地写梅花的纯净洁白。与诉诸人们嗅觉形象的下句一道写梅花的香色,诗词句之间具有内在联系。正因为有梅花的香气从远处飘来,才使诗人“遥知不是雪”。倘若梅花无香气,则诗人从远处隐隐约约看到的“墙角数枝梅”,是难免把它错当作雪枝的。以互为因果的两句诗词写梅花,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此诗词中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诗

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魅力。诗人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

这首小诗词意境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再看王安石的《独山梅花》 独山梅花何所似,半开半谢荆棘中。 美人零落依草木,志士憔悴守蒿蓬。




亭亭孤艳带寒日,漠漠远香随野风。 移栽不得根欲老,回首上林颜色空。

这首诗词是诗人被迫罢相之后,隐居钟山时所写。独山,在今江苏溧水。《建

康志》“独山,在溧水县东南一十里。

诗词中所写之梅,环境较为典型。因为它生长的“独山”是一座偏僻的山,

无人游赏的山,荆棘密布的山。所以,这梅花也是无人欣赏的,自开自落的,寂寞无主的.。首联“半开半谢”之语,颇多怨慕。颔联以比喻来写此地梅花命运悲苦。美人、志士,既是拟物,也是将人的身世之感并入其中。颈联再写其色与香,虽孤犹艳,虽远犹香,见其自信。尾联抒发感慨,独山之梅不能移植入皇家上林苑,其根欲老,深可叹惋;而更值得痛惜的是,上林苑中,此刻正缺少颜色美艳的奇花异木!这种弦外之音,不难听出:一方面国家需要杰出人才担负责任,另一方面,却又有许多优秀人才闲置草野,老死蓬蒿!诗人借“独山梅花”抒发了志士迟暮的伤感、壮志难酬的慨叹、无人理解的孤独以及虽遭贬黜却依然坚守高洁品性的无悔之情。

此诗词借写独山梅花的不幸处境,讽咏统治者埋没人才,含蓄而见警策。 诗人志向远大,立志改革,却不被世人理解,在《咏梅》一诗词中含蓄地抒

发了自己的慨叹:

颇怪梅花不肯开,岂知有意待春来。 灯前玉面披香出,雪后春容取胜回。 触拨清诗词成走笔,淋漓红袖趣传杯。 望尘俗眼那知此,只买夭桃艳杏栽。

本诗词主要描绘了梅花香色俱佳,独步早春,具有不畏严寒的坚强性格和不

甘落后的进取精神,突出了春梅于严寒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征。

首联欲扬先抑,先写人们责怪梅花为什么迟迟不肯开放,接下来回答人们的

疑问,说梅花迟开是为了迎接春天的到来。用拟人手法,突出了梅花不争名利,冒雪迎春的品格。颔联继续用拟人手法,写梅花的玉容清香,表现了梅花凌雪绽放、艳压春芳的姿容。颈联写文人雅士面对梅花,诗词兴大发、笔走龙蛇,红袖传杯、酒兴盎然的雅趣,展现了梅花的无穷魅力。尾联引桃杏为俗人喜爱作对比,惋惜梅花的高洁品质不为世人所理解。从而暗示自己的改革志向不被世人理解的痛苦心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9348dbb82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6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