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里科夫形象的现实意义

2023-02-19 11:06: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别里科夫形象的现实意义》,欢迎阅读!
里科夫,意义,现实,形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别里科夫形象的现实意义

作者:唐新峰

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14年第11

摘要:别里科夫胆小怕事,封闭守旧,顽固反动,害人害己,既是沙皇统治的卫道士,又是沙皇统治的受害者,代表着反动守旧势力,他又代指限制人行动、思维的各种规矩、束缚。本文站在历史的高度,从全新的角度诠释了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形象的现实意义,启示人们如何走出自我、解放自我。

关键词:别里科夫形象 ; 现实意义

看过《套中人》的读者,都觉得别里科夫非常怪异,与众不同,大晴天穿雨鞋、带雨伞,把东西全部藏在套子里,把自己包在壳子里,睡在箱子里,语言总是老一套,嘴上经常挂着旧论调,和同事无法相处,也不能容忍学生。这种怪异体现了别里科夫的孤僻封闭,怀旧多疑,所以他一直生活在恐惧之中,不能自拔,战战兢兢,忧心忡忡,不敢越雷池一步。就连华连卡姐弟俩骑自行车这么一件事,都能让他惊恐不安,最终在恐惧中死亡,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啊!

同时,别里科夫又是最可恨的,他把政府法令当作金科玉律,唯命是从,疑神疑鬼,监督他人,开除学生,向上司打小报告,让别人也生活在恐惧之中。就是这个胆小怕事、谨小慎微的人物,辖制着整个中学,甚至全城足足十五年。可见,别里科夫的后台是多么强大。他是沙皇统治的忠实走狗、卫道士,顽固反动,处心积虑地维护沙皇的统治制度,用套子套住别人,禁锢人们的思想,最终自己也成了套子的牺牲品。

按理说,可恨的别里科夫死了,应该大快人心,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老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别里科夫死了,但是禁锢人们思想的套子还在,滋生别里科夫的温床还在。结合在别里科夫这类人的影响下这句话,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19世纪末,受沙皇俄国黑暗统治的188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身亡,即位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加强专制统治。不过,在此之前,受欧洲进步文明思潮的影响,俄国也兴起了变革之风,进步的知识分子和贵族要求自由、民主,改变专制制度的呼声日趋强烈,并付诸行动。面对汹涌的变革浪潮,沙皇政府采取一切暴力手段镇压、逮捕和流放革命者,查封进步刊物,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全国密探遍布,告密者横行,一切反动势力纠集起来,对抗进步的潮流,竭力维护腐朽没落的沙皇统治。

别里科夫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代表一类人群,是整个社会现实的普遍反映,代表着反动守旧势力。那么,作者塑造这个人物的意义何在?作者想通过别里科夫这个人物来揭露沙皇政府专制统治及对人们思想的禁锢,说明真正阻碍社会进步的是专制政府、僵化的思想。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只有革新思想,变革社会,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这种现象的土壤,才能根除别里科夫现象,这就是作者塑造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形象的意义所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但是,作者并没有到此为止,最后一句话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很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耐人寻味。别里科夫已经走出了俄国,穿越了时空,成为世界文学典型守旧势力的代表,套子也陪伴历史长河,不再是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社会的一切陈规陋习、思想法令,而是指限制人的行动、思维的各种规矩和束缚,它要求人们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如今,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来看,时代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就必须进行变革和思想革新。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社会上生存都离不开套子,但从别里科夫身上,我们更加懂得人不能被套子套住,人应该有理性,敢于怀疑,善于反思,拥有开放的眼光和主体意识。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启示我们:人生要有所约束,但不能作茧自缚,人必然进入生活圈子,但不能落入圈套。只有不断学习,开阔视野,走出自我,才能不被套子所束缚。

当前,新一届政府上台后,出台了各种政策和法令,加大了监管力度,根除了滋生腐败的土壤。作为个人,如果能开放眼界,拒绝诱惑,排除干扰,净化心灵,提升自我,就不会为金钱、权势等有形或无形的套子所套住,就能解放自我。所以,我认为这就是别里科夫形象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陕西省乾县杨汉中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95c9ad2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0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