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019年上海春考语文作文题目:在阳光里生活

2023-03-09 04:28: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完整版)2019年上海春考语文作文题目:在阳光里生活》,欢迎阅读!
海春,整版,作文,题目,语文

2019年上海春考语文作文题目:在阳光里生活!

审题立意+名师点评+下水作文!

今年上海春考作文题是:“在阳光里生活,需要有步入阳光的能力。这句意蕴丰富的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审题:这次春考是观点型材料作文,需要很强的思辨性和联系社会、联系现实的能力。“阳光”的概念可以有很多的理解,我们可以联系阳光所具备的温暖和光明两大特点,“生活”联系在一起。在阳光下的生活应当具备的特点是:温暖、幸福、光明坦荡、对世界的认知清晰健全等。而“步入阳光”则是让自己的生活进入到这样的一种状态。因此需要学生结合自身感悟去分析如何让自己步入这种积极的状态中。可以参考的思路有:先对阳光的概念有清晰的认知,健全自己的心灵,心向阳光。再是对自身能力的提升,这里可以由学生结合具体事例进行分析,可以理解为有勇气让自己的心灵和行为在光明下接受审视,积极向上,乐观自信,敢于直视黑暗,承担起个人和社会的责任等。只要不偏离大方向的主题,考生有较大的发挥和拓展的空间。

立意参考:心向阳光,不惧黑暗,完善自身,让自己具备光明的心灵和积极正向的生活状态。

1、点评专家 黄玉峰

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

这道作文题出得真有趣,正合我对于教育本质的追求! 首先,“阳光”是一种寓意,可以象征美好的社会环境,可以象征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步入阳光”让学生关注享受幸福的能力,我们说“成己之学”“学以成人”,我们的教育都是为了培养学生成为一辈子幸福的人。享受幸福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素养。学生明白这两个词的涵义后,可以举一些例子,如苏轼、李白、白居易等都是懂得享受幸福的人;而梵高、海子、卡夫卡等恐怕缺乏抵御生活不幸的能力,就看在一定的生活境遇下,是否仍能寻找到生活的意义,生命的美好。

其次,可以拓展到享受幸福的能力有哪些,学生可以列举出一二,如身处21世纪的人,要有学习力,善于学习;要有创作力;拥有团队精神,学会合作,懂得宽容和谅解,有社交能力。同时学生也可以展开批评性思维,做人不能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观点。五浦汇教导学生做个“独立、善良、智慧、美丽”的人,有自己的追求,在提高自己修养的同时,也善待他人。这些都是享受幸福的能力。

最后,作文题关注学生思考美丽的人生,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美丽人生,阳光到处都在,就看你是否看得到;有些人头顶永远有一片阴霾,这样就遮住了自己的“阳光”,所以要有面对挫折的能力。巴尓蒙特诗《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这世上》。还可以进一步说:你也可以成为别人的一片阳光。给别人带来温暖!

而如今,很多人忘了教育的根本目的,一切为了分数,为分数而刷题,为分数而到处奔波,而更有些人为赚钱而不顾一切,这样的人,即使头上有阳光,也不会感受到阳光,不会感到幸福!



2、点评专家 姚为洲

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

春考作文题型一脉相承

——2019年上海春考作文题点评

今年上海春考作文题是:“在阳光里生活,需要有步入阳光的能力。这句意蕴丰富的话


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这是一道“命意型”(或称“观点型”)材料作文题。它与近三年的秋考作文题——评论一种社会现象(“评价他人的生活”“对生活的预测”“渴望被他人需要”)的“评论型”材料作文不同,而与春考2017年“没有哪一片土地不值得我关注”和2018年“事情是怎样,它还是怎样,世界自有其原则”一脉相承,试题给考生一个观点,由考生作诠释。

“在阳光里生活,需要有步入阳光的能力。“阳光”,指一种有益于人的生存、发展的生活环境,这种环境中,既然有“阳光”,也就必然有“阴影”。正如托尔斯泰所说:“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在阳光里生活”考生应以积极的心态看待自己的生活环境,感受到“阳光”的存在和温暖;同时看到生活中不尽如人意的东西,有面对阴影、挫折的思想准备。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常常是在经受风雨之后见到彩虹,在一次次挫折之后变得成熟。而所谓“步入阳光的能力”,就是在这样一种历练中获得的使自己生存、发展的能力。

3、点评专家 李新

复旦附中青浦分校语文高级教师 材料是供考生对话的,“在阳光里生活,需要有步入阳光的能力。”这句话意蕴丰富,先要考虑这句话有什么意蕴,因为其中有“阳光”这一意象,其开放度是挺大的,比如“阳光”象征温暖、温馨、善良、幸福、富足、关爱、希望、理想、信念、憧憬等等。

问题是开放中有限制,“在阳光里生活,需要有步入阳光的能力”为什么还要具备步入阳光的能力?我们究竟具备什么、哪些能力才能在阳光里生活?

“在阳光里生活”,可以理解为过去时,那就是对自己既往生活的反思;也可以是现在时,那就是对当下生活的直接审视;也可以理解为将来时,那就是对未来生活所做的思想与心理准备。

这道作文题是关注考生生命成长的,考生可以关注自己生命成长的过去、现在、将来的全过程,对生命进行理性省思。

这代学生基本生活在“阳光里”,究竟具有什么能力才能步入阳光,考生有很多角度可以思考。我们过去总是强调逆商,要有抗挫折能力;生活在今天的同学,物质相对富足,而精神多元,应以怎样的能力适应幸福与丰富?从中可以看出同学们思考的层次。

3、点评专家 俞超

上海中学教师、市语文教学之星

在阳光里生活需要有步入阳光的能力。 看到这个题目首先是惊讶,这个题目的类型和这几年秋考以及去年春考“自己行为的理由”这种现象类考题完全不同,这种类型又回到了原先我称之为“寓意类”材料题的经典方向。

无论是现象类还是寓意类,我个人都比较认可,特别是上海卷的题目,品质都好。 今年这个题目不难,看着就令人高兴。生活里充满阳光,温暖而励志。不过,深入揣摩它,却又有空间可以开拓,有深度可以挖掘,因为这句话可以看作是一种将来时态:要让生活有阳光,需要有步入阳光的能力。目标与能力要求的潜台词是:当下你的生活未必有阳光,有可能是阴云密布,或者暗夜沉沉,那么你有足够的能力拨云见日,或者迎接朝阳的灿烂光华吗?人人希望自己的生活阳光灿烂,但并非人人有此能力,有此准备。

古诗云: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希望人生都那样美满,也希望这两天里,考生们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96d6696fe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