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2024-01-25 03:30: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欢迎阅读!
子思,苏轼,诗集,注释,鉴赏



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原文翻译注释与鉴



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原文翻译解释与鉴赏

予尝论书,以谓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至唐颜、柳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然以为宗师,而钟、王之法益微。

至于诗亦然。苏、李之天成,曹、刘之自得,陶、谢之超然,盖亦至矣。而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古简,寄至味于淡泊,非余子所及也。唐末司空图,崎岖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之遗风。其诗论曰:"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盖自列其诗之有得于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韵,恨当时不识其妙,予三复其言而悲之。

闽人黄子思,庆历、皇佑间号能文者。予尝闻前辈诵其诗,每得佳句妙语,反复数四,乃识其所谓。信乎表圣之言,美在咸酸之外,可以一唱而三叹也。予既与其子几道、其孙师是游,得窥其家集。而子思笃行高志,为吏有异才,见于墓志详矣,予不复论,独评其诗如此。



1




〔注〕

黄子思:黄孝先,字子思,宋蒲城人。

钟、王:晋代著名书法家钟繇、王羲之。迹:墨迹。 颜、柳: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 微:衰败不振。

苏、李:汉代的苏武、李陵。过去认为这两人是五言诗的创始者,但他们现存的诗作都是后人的伪托。

曹、刘:三国魏诗人曹植,汉末诗人刘桢。自得:出于自己的创造而非摹仿。

陶、谢:晋末和南朝宋初诗人陶潜、谢灵运。 作:起,出现。

以上四句的意思,见于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中,原文较详,苏轼把它概括为这四句。瑏瑠二十四韵:即《二十四诗品》,是司空图的论诗著作,内分二十四目,每目用四言韵语十二句写成,故云。

表圣:司空图字。 文章鉴赏

本文以书法的历史发展譬喻诗歌的发展变化,着重指出书法艺术文学艺术都存在着类似的现象和规律。在这里,苏轼认为:萧散超然的作品,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但后来者在参继古今艺术妙谛后,也能写出凌跨前代的好作品来。但他有个保留,即认为这些后来者的作品虽极力求变,面目一新,无奈去古已远,古意渐微。换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96e066a61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6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