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讲说稿

2023-05-02 03:08: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将进酒讲说稿》,欢迎阅读!
将进酒讲说稿



《将进酒》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积累字词

能力目标1通过《将进酒》的学习,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以及自主阅读诗歌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1、体会作者的情感

重难点: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导入: 教学过程 一、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白赐金还山后。李白虽然未能实现政治抱负,却对当时的社会现实的黑暗以及统治集团的腐朽,获得了深刻地认识。出长安后,李白在东鲁等地盘桓了一段时间。约天宝十一年,他与友岑勋、元丹丘在嵩山元的颍阳山居小聚,三人登高饮宴,作者因“正值用世之才而不遇合”,遂借酒兴,抒发其郁愤不平之气。 二、字词讲解

1将进酒:原是汉乐府中的一种旧题目,意为“劝酒歌”。“将”字,qiāng是愿、请之意。

2、君: 古代对人的尊称。君不见:你看不见?

3、高堂:高大的厅堂。 4、樽:古代的酒具。金樽,形容酒杯珍贵。

5、会须:应该,务必如此。 6、岑夫子,丹丘生:指岑勋和元丹丘,是李白的朋友。 7、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

8、馔玉:zhuàn)形容食物象玉一样精美。 9、陈王:指陈思王曹植。 10、平乐:观名,在洛阳西门外,为汉代富豪显贵的娱乐场所。11、恣:纵情。 12、谑:xuè)戏谑,开玩笑。 13、径须:只管。直接做某事,不犹豫 14、沽:gū)买。 15、五花马:指名贵的马。据说毛色作五花纹。 16、销:17、同“消”,消解。 三、诗文赏析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


诗以一组排比句开头,写黄河之来,如从天降;黄河之去,一泻千里,势不可挡。一涨一消,从空间范畴夸张。诗人借黄河之水滔滔奔流到大海,一去不复回,来比喻人生岁月快速流逝,并由此引发出自己对人生的看法,语言奔放,一开篇就使全诗显得气势恢弘,形象壮观。

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悲叹人生短促,顾影自怜、徒唤奈何,把从青春到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是“朝”“暮”间事,是从时间范畴夸张。表现出诗人对“岁月匆匆易逝,悲愁令人衰老”的叹息。

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体现了诗人借酒消愁及时行乐的思想。这是全篇的主旨。由“悲”转“欢”,契机是将进酒。这是一句牢骚、悲慨的话,既然人生在世不如意,那就不如借酩酊一醉来忘却烦扰,寻找快乐。但是李白不是沉浸在悲愤中不能自拔的人,所以他立即又发出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乐观自信的宣言。体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的精神。 4、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李白少有大志,他对功名富贵有过羡慕,但他不愿牺牲正义和自由去换取它。结果受到排挤。经过这一番坎坷,李白发出了这样的激愤之辞。当年屈原曾慨叹“世人皆醉我独醒”,李白这时则“但愿长醉不愿醒”,因为醒时眼前尽是不平事,徒增烦恼而已。这写出了诗人不想追求富贵,但也不愿做寂寞而悄无声息的圣贤,面对岁月的流逝,还是感到醉时苦短醒时苦长。这是诗人的一种人生态度。 5、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唱到这里李白已经难以自持,引出了最后的一番豪言壮语:即使千金散尽,也要不停举杯,不惜牵走珍稀的五花马,拿出名贵的千金裘,以换取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政治失意的诗人面对岁月的流逝,极需一醉来消除自己胸中的万古愁。到这里不难想到诗人的醉态和狂态。 情感总结: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97803db69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6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