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异同

2023-04-21 21:43: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异同》,欢迎阅读!
会计准则,异同,事业单位,企业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异同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异同 企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相同点分析

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在结构、会计总则、会计一般原则、会计报表、会计要素以及附则等方面具有许多相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在结构方面,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都包括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一般原则、要素准则、报表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四个结构。

在总则方面,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在制订目的、制订依据、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以及采用的记账方式等这些方面都相同。首先,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制定的,其目的在于统一、规范会计核算工作,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其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相同,两套会计准则在持续经营、会计主体、货币计量假设和会计分期四个方面都做了规定。再次,两套会计准则都采用了复式记账法的记账方式。

在一般原则方面,两套会计准则完全相同,即都遵循相关性、客观性、一贯性、可比性、及时性、明晰性、重要性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在会计要素方面,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资产、负债、收入、费用、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的资产、负债、收人、支出在计量、净资产、等方面基本是一致的。此外,两套会计准则都规定了完整的报表体系。

企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不同点分析 1会计记账基础不同

企业会计准则在总则中明确规定企业单位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而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的规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主要采用收付实现制,经营性的收支业务也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但其核算的范围有限,而且一般不预提费用和待摊。

2净资产规定的内容不同


企业的净资产又称为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在扣除负债之后所有者所享有的剩余收益。其主要来源包括所有者投资的资产、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与损失、留存收益等方面。而事业单位净资产是指资产与负责的差额,主要包括事业基金、专用基金、固定基金、经营结余和事业结余等方面。事业单位的资产主要来源于国家拨款,是其按照国家规定占有、运用国有资产从而形成的资产,因此事业单位资产又称为事业单位国有(公共) 资产。与企业不同,一般事业单位的资产不计算盈亏,因此其净资产不能体现所有者或投资者的权益。

3财务会计报表的内容不同

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企业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会计报表应该包括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内容,附注和其他应当提供详细、充分的补充信息。

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规定,其会计报表是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收支情况的书面文件,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收支情况说明书等内容,其中,事业单位占有以及使用国有资产的情况信息是财务会计报表的组成部分。与企业的财务会计报表相比,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表不需要编制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

4预算管理方式不同

事业单位预算是指国家事业单位根据其职能、工作任务以及发展计划编制年度财务收支计划,主要反映的是事业单位的资金收入、业务活动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规模、方向,其不仅是部门编制预算的基础,同时也是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事业单位的'各项收入和支出全部都纳入单位的预算进行统一管理,由单位统筹安排使用。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其预算一但经过审查批准便立即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事业单位有责任严格执行和监督单位预算,定期分析预算的执行情况。若预算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时,事业单位要及时分析差异原因,并且提出解决措施或者建议,从而确保单位各项收支标准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9a05ba36b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2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