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舆情的概念、类别及其影响因素

2022-05-06 16:2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舆情的概念、类别及其影响因素》,欢迎阅读!
舆情,浅析,因素,概念,类别



浅析舆情的概念、类别及其影响因素

本文阐述了舆情的概念及舆情主体的类别,分析了影响舆情的因素。指出在当前,浮躁的心态、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群体分化都对舆情产生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大力发展经济,注重公平,化解社会矛盾,对引导舆情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舆情;概念;类别;影响因素

随着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与发展,社会信息化进程正在加速发展,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也迅速普及,舆情赖以生存的传播渠道急剧扩张,人们迎来了一个人人皆拥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西安市民间舆情近年来表现得更为活跃,在载体方面,华商报、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台的相关民生栏目在反映民意、舆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架起了市委、市政府与企业、社会百姓沟通的桥梁,为普通百姓参政议政构建了沟通的平台。20089月,市政府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向全市发布了开展问计于民活动的消息,听取市民对政府今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由此可见,舆情已逐渐成为健全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方面。本文对舆情的概念、类别及影响因素作一粗浅探讨。



一、舆情的概念

舆情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概念,出现于春秋时期,意为众人舆情早出现于唐昭宗时期,指民众的情绪。朕采于群议,询彼舆情,有冀小康,遂登大用。”[1]近几年来,学者对于舆情的研究又有复兴之势,但对其内涵,还没有达成共识。在辞源中,把舆情解释为民众的意愿。有的学者认为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



舆情与舆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对于舆论的解释,学术界主要有以下集中观点: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知觉和集合意识具有权威性的。王来华认为:舆情反映的是民众的声音,而舆论既包含各类公众的声音,也包含国家或政府的声音。[2]卢梭将主体的意见划分为三个层次:公意众意私意。公意只着眼于公共的利益,众意则是个别意见的总和,而私意则着眼于私人的利益。[3]根据王来华的观点,舆情则更侧重于公意。从内容上看,舆情强调的是多数人中具有代表性的意见,也包括少数的个别的情绪和想法。丁柏铨认为,舆情重在情,而舆论则重在可见,对舆情的监管和控制往往对社会和谐稳定的意义更深远。



二、舆情主体的类别

1、根据在舆情传播中起作用的大小分类

第一,主流观念的发布者:发布的观点得到大多数人拥护和认可。处于舆情主体的核心地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9ed7374f3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c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