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中的教子之道读书心得五篇

2022-07-15 06:08: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傅雷家书中的教子之道读书心得五篇》,欢迎阅读!
傅雷,家书,教子,心得,读书

傅雷家书中的教子之道读书心得五篇



近一时期我被《傅雷家书》深深吸引,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孩子在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同时使我对生活增添了新的感受和思考。下面是有关《傅雷家书》读书心得5篇,以方便大家借鉴学习。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1 这个暑假,我阅读了《傅雷家书》也获得了一些感受。每一封家书都是文化遗产,《傅雷家书》更不用说了。家书,顾名思义,是指家人、亲人之间往来的书信。大约在文字产生后,家书就出现了,可以说是源远流长。随着文字语言的逐渐丰富,纸张的发明,家书逐渐流行起来,一直到今天,家书都是维系亲情纽带之一。 一封封书信,在表达浓浓亲情的字里行间,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拳拳的爱国热情。这些内容,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以《傅雷家书》来说,傅雷所写下的近百封家书,总的主题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华文明为准;立志成才,要以报效祖国为要务。整本家书,可以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的最好阐释。

傅雷家书给我们了解过去历史,开启了一扇窗户,很好地为我们保存那个时代的记忆,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才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清楚阐释出来,它不仅是傅雷对孩子的教育是我们立身行事的准则。

傅雷家书除了教人们立身行事,还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字里行间透露的亲情令人感动。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们虽不是伟人,不像傅雷那么出名,也不能说出让人立身处事的大道理,但他们事事为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会先为我考虑,为我打算。傅雷家书中有着许许多多做人处世的大道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诲又何尝不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样讲道理,然而他们总是为我好。

读了《傅雷家书》后,我学会了许多做人的大道理,还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2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编入了家书180多封,它不仅仅是家书,更是傅雷对远在万里之外的傅聪的教育的文字篇本,是一部充满着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是世界著名的钢琴大师,傅敏成为英语特级教师。作为文学翻译家的傅雷,他写给家人的书信以其真挚的情感、深邃的哲理、独到的艺术见解深深打动了每一位读者的心。

《傅雷家书》无处不体现了浓浓的父爱了,或许每个父亲对他的孩子都疼爱有加,但在疼爱的同时,傅雷不忘对其儿子进行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教育的,纵使以如此之大的中国,能够达到此种地步的,未知能有几人,因为这确实需要充足的条件,父亲要学贯中西,儿子也要知书达理,而父子之间更要在相互尊重和爱护的基础上达成充分的默契。

傅聪至海外留学,与父亲的联系自然只能依靠书信,于是父子之情便在一封封家书中表露无疑。他们通过书信一起讨论艺术研究乐曲的内涵,交流对事物的看法,虽然没有母子通信时那种嘘寒问暖,但他们之间的默契却是其他无论什么都无可代替的。掩卷后对书回想起来,最大的感触就是傅雷对艺术甚深的造诣。傅雷对于艺术尤其是乐曲的领会,颇有一番自己的见解。书中不仅论及音乐,同时涉及教育文学、爱情、人生等各方面,且不是浅尝辄止,很多都是极有深度的见解。在这本书信集里,随处可见一个父亲的慈爱、对孩子的


厚望及骄傲,深厚的艺术造诣、渊博的学识涵养在书中各个角落闪光,所有的这些无不体现著作者的博学和睿智。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3

傅雷夫妇不愧被称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了两个孩子长大,成人,成才。但究竟是哪一股力量推动着傅雷亲笔写下这万字家书呢?我想这大概是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吧。不错,如果没有父亲的苦心指点,对儿子的因材施教,那也不会造就如今令中国引以为傲的钢琴巨星了。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子承父业这一说法和规矩,傅雷明明可以使自己的儿子继承自己的事业翻译,然而他不仅没有逼迫傅聪学习翻译,反而对儿子的音乐前途极为重视。即使在自己身体衰竭时,也同样废寝忘食的给远在波兰,英国留学的儿子指点,让他去拜访一些音乐名家,参观博物馆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和能力。 傅聪所欣赏的每一场音乐会,他都会大到钢琴家,小到一个音符进行一番详细的评论,就连演奏的一个手指的起落细节都会细细的引出一张书信般篇幅的讨论。傅雷不仅做好了一个令人啧啧赞叹的父亲的本职角色,更是以一个良师益友的形象陪伴着儿子。

在傅聪出国留学的十二年里,他亲手写下总计两百二十五封信件,平均每十八日就要写一封,频率极高。更令人敬佩的是,《傅雷家书》中精挑细选的一百三十二封信中,每一封都是对自己和家中琐事草草了之,对傅聪的关怀却是无微不至,特别是在健康问题上。且在几十封中都提出让傅聪接触大自然,简直不厌取烦,这大概也是父爱的表达方式吧。 我们在傅雷身上能看到的不只是伟大而深沉的父爱。在19571958年间,傅雷曾被打上了右翼份子的旗号,被捕入狱。为了不影响到在国外研读的儿子,傅雷夫妇始终也没有告知傅聪半点实情。从这件事中,我看到了傅雷身上的隐忍和坚韧,那种舍小家,为大家的民族精神。

假如当年他告诉了傅聪实情,担忧父亲安危的儿子定是会无法专心钻研学业,而不断分心,也不会造就今日如此巨大的成就了。

在傅聪看来,父亲的教导是否严厉苛刻,自己的空余自由时间是否足够,也许有时会感到烦躁,但他明白,他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他,为了他的未来,他坚持着,今天也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荣耀和辉煌的成就吧。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4 每一封家书都是文化遗产,《傅雷家书》更不用说了。家书,顾名思义,是指家人、亲人之间往来的书信。大约在文字产生后,家书就出现了,可以说是源远流长。随着文字语言的逐渐丰富,纸张的发明,家书逐渐流行起来,一直到今天,家书都是维系亲情纽带之一。一封封书信,在表达浓浓亲情的字里行间,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拳拳的爱国热情。这些内容,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 《傅雷家书》来说,傅雷所写下的近百封家书,总的主题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华文明为准,立志成才,要以报效祖国为要务。整本家书,可以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的阐释。傅雷家书给我们了解过去历史,开启了一扇窗户,很好地为我们保存那个时代的记忆,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才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清楚阐释出来,它不仅是傅雷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我们立身行事的准则。傅雷家书除了教人们立身行事,还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字里行间透露的亲情令人感动。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们虽不是伟人,不像傅雷那么出名,也不能说出让人立身处事的大道理,但他们事事为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会先为我考虑,为我打算。傅雷家书中有着许许多多做人处世的大道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诲又何尝不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样讲道理,然而他们总是为我好。

读了《傅雷家书》后,我学会了许多做人的大道理,还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5 我在暑假看完了《傅雷家书》,有许多感悟。 《傅雷家书》是我国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他对儿子提出的意见,对青年人都有帮助。

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 傅雷在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他总是在信中和儿子讨论艺术和技巧,让儿子养成一些艺术修养,十分关心儿子在艺术道路上的成长,无论是去波兰学习,还是参加比赛,他总是在不断指点他、帮助他。

在信中,傅雷对儿子有批评,有夸奖,还有对他提出的一些意见。这些信对儿子有许多作用:1.可以讨论艺术音乐2.可以激发他的一些想法。3.还可以锻炼他的文笔和思想。4.傅雷可以做儿子的一面忠诚的镜子,无论在做人方面、在艺术修养、在生活细节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随时提出问题和建议,来帮助他。 这些信对我也有着一些影响:1.可以学习一些傅雷希望儿子养成好习惯。2.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3.提高语文的能力。

《傅雷家书》是本好书,我要认真读这本书,反复阅读,斟酌它的优点,使其被我完全吸收。

傅雷家书中的教子之道读书心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a324ae5fe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0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