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教育研究论文

2023-01-07 07:04: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教育研究论文》,欢迎阅读!
非物质文化,研究论文,遗产,高校,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教育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国家对相关的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高,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工作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本文对此展开探究,为高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作带来创新的发展方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教育;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工作在不断的深入,因此许多高等院校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机构,但是就目前的现状来看,高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为了更好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高校的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课题研究意义,下面我们就对此展开深入的探究。

一、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所在

就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研究背景来看,由于近几年来,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了破坏,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消亡的危险,另外,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方面缺乏专业的教育才,因此说,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在新时代的发展条件下,进行科学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性人才,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需要的研究者和管理者;同时加强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活动,有利于维护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减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和侵害;另外一点就是高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传承中华文化的意识,支持和保护好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高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工作投入到日常的教育作中,可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培育和践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的凝聚。

二、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性研究不足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工作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相关的


理论研究工作在不断的增加,有效的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工作和实际保护工作。但是就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工作起步相对较晚,这样就导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性研究存在不足的现象,有关遗产的知识体系、遗产的价值体系、遗产学科的体系以及遗产的保护体系也都或多或少的存在问题,有待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是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为了更好的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需要一个系统的文化遗产研究体系。但是相关的理论研究不足,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上缺乏基础理论的支撑,难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化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不专业

近几年来,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机构在不断地增多,其中不乏一些高等院校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工作中,设置一些相关的课程,对学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普及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但是高校在这项教育工作中存在着不专业的的现象。比如为了给学生带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将原本的设计艺术学专业设置为“传统工艺美术”,将原本的戏曲文学专业设置为“传统戏曲”等,这些课程看起来是专业性的,但其实其涉及的内容五花八门,专业性并不强。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深入的进展,高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工作的专业性亟待解决。

三、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创新方法

以上我们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下面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创新方法进行探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理论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重要性我们已经有所了解,但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理论方面出现的问题,加强对其基础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从社会的实际需求出发,建立一个具有独立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其次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纳入到教育体系当中,使之成为高校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a3ac821b9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4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