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歌曲《曲蔓地》中声乐语言的运用

2024-01-02 22:58: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歌曲《曲蔓地》中声乐语言的运用》,欢迎阅读!
声乐,运用,语言,歌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歌曲《曲蔓地》中声乐语言的运用

作者:邢程 李慧

来源:《音乐时空》2014年第02

摘要:声乐语言是在人类生活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由旋律、诗词等构成,旋律的高低起伏、诗词的抑扬顿挫共同诠释着声乐作品的内涵。歌曲《曲蔓地》中旋律的音律与歌词的诗律完美融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旋律结构 语调 发音 演唱技巧 一、歌曲《曲蔓地》旋律的结构特征

这是一首新疆民歌,属于抒情性歌曲,是一首单乐段结构的歌曲,该乐段由多个乐句构成。其结构为:

第一乐句(1-4小节):语调为中速,客观描述曲蔓地花的地理位置,这一乐句节奏悠长,多用二八和符点二分音符的节奏型并循环出现,使音乐显得悠扬,似吟似唱。

第二乐句(5-6小节):小快板的语调,表现轻快、活泼、跳跃的情感。节奏短促,特别的运用了中间强两边弱的切分节奏,使音乐显得更加活泼和热情,典型地表现了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特点。

第三乐句(7-12小节):其中前半部分运用了慢速语调抒发内心情感,后半部分又转为小快板语调,在此第二乐句的动机再次变化出现,使人产生一种想要随之起舞的感觉。 第四乐句(13-16小节):同样,前半部分为慢速语调,两拍前附点的节奏性反复出现三次,表现内心对爱情的向往。随后转为小快板语调,表现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特点的一拍切分音再次出现,表现内心的甜蜜。

二、《曲蔓地》歌词所传达的语言信息

《曲蔓地》这首歌曲一共有两段,歌词通俗易懂。两段歌词表达了不同的涵义,第一段通过对曲蔓地花的赞美,引伸到对人的赞美。曲蔓地花开甜又香,芬芳有美丽。这一句充分体现了对花的赞美;后一句美丽的,我心爱的!我的言语不能够表达我心意过渡到对恋人的赞美,表达自己对爱情的忠心。第二段通过对爱情的向往过渡到对劳动生活的热爱,表达了劳动者渴望通过辛勤的劳动,创造真、善、美的理想和对安居乐业、享受爱情之乐的美好愿望。 三、语言的规范发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曲蔓地》这首中国歌曲自然涉及到普通话的发音,普通话发音的三个易错点分别:1)平舌、翘舌不分;(2)前鼻音、后鼻音不分;(3)鼻音、边音不分。

在歌曲《曲蔓地》中,平舌音如丛(cong在(zai和翘舌音如枝(zhisheng着(zhe”“唱(chang;前鼻音如芬(fen”“言(yan和后鼻音如xiang”“芳(fang”“风(feng;鼻音如你(ni”“那(na”“能(neng和边音li”“丽(li等等这些都要提出来单独练习,直到准确掌握其发音。

通过重点练习掌握了这些歌词的基本发音之后,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对歌词进行吟诵。它是从说话过渡到歌唱的桥梁兼具语言性和歌唱性,在歌唱之前进行吟诵能理解作品的涵义,把握作品的情感、能提前帮助我们打开口腔,建立良好的发声位置、能锻炼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和咬字器官,使之在自然和正确的条件下起作用。总之,对歌词进行吟诵不仅有利于歌唱气息的平稳、自然,而且有助于声音的放松及吐字咬字的清晰,为我们更进一步的演唱歌曲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歌曲《曲蔓地》的演唱技巧

首先要把握作品的基本情感。《曲蔓地》中作者借花喻人,表达自己内心对爱情的忠贞不渝,通过速度的时快时慢、音乐的一张一驰来表现歌曲的丰富情感,我们在演唱这首作品时要以情带声,更多地投入情感,使歌曲更有内涵、歌声更具魅力;音色以及轻重强弱要随着情感的变化而调整,不能从头至尾单一不变,那就会显得单调乏味;气息要保持下沉,不能随着音高而上提,要以舒展、流畅的声音表现作品既优美又活泼、既热烈又含蓄的风格特点。 其次要对演唱细节和技巧进行处理,这是在熟悉了音高、节奏、歌词之后的进一步细化。玫瑰这两个音要轻起,竖着开口腔,带“a”的感觉咬字,随后是一个高七度的,虽然是一个开口音,但是由于跳度大也很难把握,这就要求在演唱这个音之前要提前做好准备,且咬字后要马上展开。也就是在唱玫瑰的时候就要在的共鸣位置上开,紧接着一个高二度的气息要支撑住,横膈膜向外扩张,字的韵母“i”要带“ei”松开。曲蔓地花开甜又香一句快节奏的音乐要唱出切分音中间的强拍,营造欢快、活跃的气氛。这个一字多音的乐句需要长久的气息支撑力,需要均匀地分配气息,“a”在发音时要开牙关并带“o”往后吸,声音要贴着头顶从眉心穿出。这一句是全曲的难点,应该提出来重点练习,在音高不断向上发展的同时要将共鸣点也随之提高,不可在水平位置上演唱。下一句芬芳又美丽又从舒缓的节奏转回了快速进行的节奏,芬芳咬字时要松开,字的韵母“en”“an”的感觉去咬,的后鼻音要咬准,后口腔打开。接下来节奏又舒缓了些,在字上进入这一句的最高音,这个字之前的“ei”开,咬字完后马上开口腔且提高呼吸支点为做准备,字的韵母“o”“u”来唱,这样声音会更加圆润。最后一句中的劳动一词的要带“a”的感觉开使声音更加开阔、轻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总之,对《曲蔓地》作品中的情绪、速度、音色、吐字咬字等变化都要准确把握,这样才能完整的表现作品,达到较好演唱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成.中国民族声乐的语言特征[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2]邢方方.声乐与声乐演唱的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3]薛丽.探究声乐演唱之美[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1.

[4]魏军敏.声乐语言艺术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音乐时空,2013,(

1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a4c7d48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3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