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易中学习治家智慧

2023-02-03 19:00: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周易中学习治家智慧》,欢迎阅读!
周易,治家,智慧,学习

从周易中学习治家智慧

作者:高

来源:《求知》 2020年第1





《周易》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大意是说: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

魏晋时期王祥在《训子孙遗令》中讲:“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乎让;此五者,立身之本。”诚信、美德、孝敬、友爱、谦让此五者,既是立身处世之根本,也是构建家风之要义。

传统家规家训是古人修身处世、治家教子的重要载体,许多家规故事、家训名篇被奉为构建好家风的宝鉴而广泛流传。诸如《颜氏家训》《朱子家训》《诫子书》等家规家训,虽历经千年仍焕发光彩、泽被后世。这些家规家训,或追求立志、勤学、自律、诚信,或倡导勤俭、友善、慈孝、睦邻,或紧扣清廉、担当、家国、天下等主题,无不强调好家风在培育子女好作风、塑造后人好品行中的重要性。

重视家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赤子情怀,清正廉洁、反对特权的从政之德,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处处彰显着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道德品格和精神风范,塑造了历久弥新、特色鲜明的红色家风。周恩来一生严于自律,一贯反对特权:“我身为总理,带一个好头,影响一大片;带一个坏头,也会影响一大片。”他制定的“十条家规”,如:“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等规定,严格约束自己的亲属戒除任何特权思想,做一名普通劳动者,不准谋求任何特殊待遇。

家风正则民风正,民风正则政风清。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不是个人私事、家庭小事,而是体现领导干部作风、关系廉洁从政的大事,与民风政风也密切相关。党员领导干部用心、用情、用力抓好家风建设,就会为社会作出表率。反之,如果家风不严、不正,小则“祸起萧墙”“后院失火”,大则败坏党风政风、民风社风。

党员领导干部抓好家风建设,管好亲属家人,不仅是道德要求,更是政治要求和纪律要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都将家风建设明确为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剖析近年来许多落马干部的违纪违法案件,家风不正是一条重要原因。这些人,背离党的初心使命,以权谋私,肆意妄为,对家人失管失教、姑息纵容,甚至夫妻共贪、父子同腐,最终毁了自己、害了家人。

良好的家教、严格的家规、优秀的家风,对党员干部牢记宗旨、严守党规、坚守党纪,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党员干部必须带头修身齐家、正己及人,多一些手握戒尺、心存敬畏的自觉,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台上台下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坚决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严防亲属家人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谋取不正当利益。

作者系中国科技智库秘书长、中国科学院教授,作家

责任编辑:朱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a65298aef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2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