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树整合教师

2022-09-06 05:18: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合欢树整合教师》,欢迎阅读!
合欢树,整合,教师

《合欢树》学案

学习目标:1、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后深厚的母子感情(品味细节、语言)

2、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3、了解散文中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学习重点、难点:

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涵义,并领会作者对母爱与生命的感悟。 一、课前导读 (一)作者简介

作者为什么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史铁生,1951年生,北京人。1967年清华大学附中初中毕业。1969年去陕西延川清平湾插队,一次遭遇暴雨和冰雹后发高烧,腰腿疼痛,后来发展成双腿残废。1972年因双腿瘫痪返回北京医疗。(“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想以死来解脱自己,最后终于在母亲的帮助下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1979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3年加入中国作协。他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授奖词中有这么一句:

“……他(史铁生)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

20101231日凌晨3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根据其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将捐给有需要的患者。 (二)解读标题 合欢树的多重含义。 1)了解合欢树的基本特点

昼开夜合,称“合昏”,“合欢”,又名马缨花,它的名字蕴含了合家欢乐的吉祥意。 适应性强,耐寒,对土壤要求不高,生长快

2)题目除了理解成一种树之外,是否有别的更深的含义?

(初读题目,文章应是状物类散文;细读后,发现是写人叙事文章。通读全篇,才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构思巧妙) 、解读文本

(一)朗读文章,梳理梗概

1、朗读1-5节,完成下面的表格——这部分写了我与母亲的哪些事? 所在 人生 “我”

母亲的反应

“我”的反应

母亲的状态

段落 节点 1 十岁 作文比赛得第一 急着说她自己 扫兴/装作不注意 年轻/聪明/最好看/爱美 2,3

二十岁

双腿残废

为我治病 /不年轻,有了白发 鼓励我写作 不在乎自己这条命

抱了希望

4 三十岁 第一篇小说发表 \ \

已不在人世 4



另一篇小说获奖

\

心烦,躲出去 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答,得到一点安慰



2、母亲的形象是什么样的?我的内心又是怎样的情感?

点拨:母亲的“苦”——“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是加倍的”,她操劳一生,却没来得及分享儿子的半点快乐与骄傲,49岁就病逝了。点出“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悔。 (二)1、同学分别朗读6-10节,尝试完成表格: 所在 人生 合欢树

母亲的反应

“我”的反应

母亲的状态

段落 节点 二十岁

被认为是“含羞草”,为我找工作,在路边\ \

其实是合欢树 挖了棵“含羞草” 第二年没发芽 叹息,舍不得扔 \ \ 8

第三年长叶茂盛 高兴,常去侍弄 \ \ 第四年移栽窗前 念叨何时开花 \

\

第五年搬家被遗忘 \ 悲痛,忘了小树 过世 7 三十岁 开花

\

心里一阵抖 已不在人世 10

年年开花,长到房高 \ 后悔没自己摇车去已过世多年

看看

2、将这一表格与前一表格进行比较,你从合欢树(成长过程)上看到了谁的影子?

儿子的影子 母亲的影子

在母亲眼中,儿子就是合欢树,母亲在合欢树上寄寓了对儿子深深的希望与祝福;照顾合欢树就是照顾病中的儿子,合欢树的经历与儿子的经历相似,所以这是一棵希望树生命树。

(在儿子眼中,母亲就是合欢树,母亲对合欢树的精心照料就是母亲呵护我关心我的最好写照;母亲去世后,合欢树是触动作者思念母亲的物(载体),它是母亲活在人世的见证,是母亲生命呈现的另一种方式。

合欢树从弱小到长大长强壮 1)喻示生命的顽强,意志的坚定;

2)与史铁生由残疾到感悟生命并坚定地活下来有相似之处。 3)是母亲全心为“我”找药方到支持“我”写作的过程的写照。

3、母亲不在了。然而母亲种的合欢树还在,我是怎么面对它呢?朗读相关自然段,概括作者对合欢树复杂的情感体验。

不愿意去 —— 心里一阵抖 —— 不如去看看 —— 再看不到它了—— 挺后悔

(忘记) (开花) (老记着孩子——诱因) 悲伤也成享受 我附着在合欢树上的复杂心态,也折射出我对母亲对人生的复杂心态变化:对母亲,由不理解到理解再到痛悔;对人生,由不敢面对到敢于面对再到走向成功。 三、深入探究

1、怎样理解“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的含义。

提示:因母亲的去世而悲伤,又因独自一人回忆往事,也许他只想把把和母亲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深深地藏在心底,在回忆中独自咀嚼,“悲伤也成享受”吧。

2. 文中三次提到孩子和树影儿,最后又以孩子和树影儿结尾,有什么深意?

提示: ①孩子是希望的象征,树影儿是母爱的象征,作者祝福孩子沐浴着浓浓的母爱健全幸福地成长。②结尾孩子的“会”,说明母爱是普遍的,可以延绵;(那个孩子同样在母亲的庇荫下长大,他一定会记住童年的事,记住自己的妈妈,母爱永远不会磨灭。)③孩子的“不会”,说明母爱是独特的,不可复制。母

1


亲已逝,但树仍在,爱仍在。

3、全文几乎所有内容都围绕着母亲,为什么以《合欢树》为题? 从字面看:它的名字蕴含了合家欢乐的吉祥意 从内容看:(归纳23点)

①合欢树的成长经历与作者的成长经历有类似之处,是作者个人命运的写照。 ②母亲是合欢树的栽种者、呵护者,合欢树是母爱的象征。 ③合欢树是触动作者思念母亲的载体。

④合欢树见证了母子共同与命运抗争过程:生命的顽强、意志的坚定。 ⑤母子合欢的象征

从作用看:别致蕴藉,耐人寻味。作者使用的是“以小见大”的写法,合欢树是作家从生活的细小沙粒中淘洗出来的“金子”,它承载着史铁生对母亲深厚而复杂的爱以及对生命的感悟。 (以小见大:指散文选材虽小,但蕴涵了博大深远的意义。

合欢树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虔诚qiān xūn 晃动huàng B.胯上kuà jiǔ 偏方piān C.够戗chuāng guàng 含羞草xiū D.茂盛miè dèng 偶尔ǒu

B A项的 虔诚(qián)C 够戗(qiàng);D 茂盛(mào)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②货柜上摆满了具有传统特色的珠宝、翡翠、玉雕、字画,品种齐全,真是 ③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 ④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 A.琳琅满目 美不胜收 目不暇接 应接不暇 B.琳琅满目 美不胜收 应接不暇 目不暇接 C.美不胜收 琳琅满目 目不暇接 应接不暇 D.美不胜收 琳琅满目 应接不暇 目不暇接 答案:D

解析:题目所提供的四个成语都是用来赞赏美好事物的多与美的,但词义的侧重点各不相同,要同中求异,正确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①句的“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意在强调玉雕的美而不是说数量,当选“美不胜收”。而②句“摆满”和“品种齐全”等词语说明东西很多很全,当为“琳琅满目”。③句的“扑面而来”说话人是被动接受,选“应接不暇”更恰当;而人是主动去看,东西多,眼睛顾不过来应当选择“目不暇接”为好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倒爷”这个词语对许多俄罗斯人并不陌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一群带着大包小包来往于中俄边境做生意的人被冠以这种特定的称谓。



B.据报道,这项耗资4.2亿美元的火星探测项目由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研究开发,其中,“凤凰”号探测器着陆火星是最关键的一环。

C.相关统计数字表明,全球手机用户年平均增长率为22%今年全球手机使用者数量已超过33亿左右,在全球人口中的普及率达到49%

D.面对大学校园信仰缺失、开口闭口“股票”“金钱”,纪宝成指出:大学只有保持宁静,才能以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引领社会进步。

【解析】 A项主客体颠倒,应为“许多俄罗斯人对‘倒爷’这个词语并不陌生”;C项“超过……左右”矛盾;D项成分残缺,在“金钱”后加“的现状”。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谪岭南道中作

李德裕

岭水争分路转迷,枕榔椰叶暗蛮溪。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台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乌啼。 诗人简介

李德裕(787850,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字文饶。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宰相李吉甫之子。穆宗时﹐因与牛僧孺﹑李宗闵政见不合﹐发展成为党争。武宗即位后﹐得到重用﹐拜太尉﹐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执政 6年﹐内驭宦官﹐外败回纥﹐平泽潞节度使刘稹叛乱﹐朝廷一时呈中兴之势。后宣宗即位﹐牛党执政﹐一反前此政治措施﹐李德裕被贬为潮州司马﹐再贬崖州司户参军﹐于贬所去世 【注】《古诗十九首》有“越鸟巢南枝”句,意谓南方的鸟北飞后仍筑巢在向南的树枝, 1. “红槿花中越乌啼”一句是怎样表现诗人的思乡之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2.2)诗人无罪被贬岭南,其情感异常复杂,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 5分)①化用典故。诗人被贬异地,听到越鸟在枝头啼叫,联想飞鸟尚不忘本的典故,表现自己的故园之恩(2分)。②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诗人描绘了“红槿花”开,“越鸟”啼呜的景象,表现(反衬)出自己被贬南方后的思乡之情(2分)(答出一点2分,其中手法1分,分析1分;共4分;语意相近即可)

2.①诗人面对贬谪途中的恶劣环境,内心对前途充满愁苦和畏惧之情;②诗人被贬谪岭南,见到异地风物,引发内心深切的思乡之情;③朝政昏暗,诗人遭受排斥贬谪,对此有着愤懑之情。(答对一点2分,二点3分,三点4分) 参考译文

岭南道中溪流纵横交错,地势迂回曲折,置身其间,茫然不知身在何处。沿途随处可见高大的乔木,绿树丛阴下,溪流显得格外幽深。我在旅途中提心吊胆,担心遇上毒雾,碰着蛇草;为了躲避沙虫,看见燕子衔泥也会急忙让开。这里的风俗很特别,五月即收稻米,三更公鸡就打鸣,每当涨潮,它还会按时啼叫,这时津吏就会通知乡民潮汛要来了。这一切让人一时难以适应,看着那鲜艳欲滴的红槿花,听着那树上越鸟的鸣叫,想到想起家乡,这谪居岁月何时是个尽头,想起这些真是肝肠寸断。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老家(节选) 史铁生

2


1)汽车断断续续地挨着拒马河走。父亲说:“顺着这条河走,就到你母亲的家了。

2)母亲的家在Z州城外的张村。那村子真是大,汽车从村东到村西开了差不多一刻钟。拒马河从村边流过,我们挨近一座石桥停下。

3)父亲说:就是这桥。我们走上桥,父亲说:看看吧,那就是你母亲以前住过的房子。

4)高高的土坡上,一排陈旧的瓦房,围了一圈简陋的黄土矮墙,夕阳下尤其显得寂寞,黯然,甚至颓唐。那矮墙,父亲说原先没有,原先可不是这样,原先是一道青砖的围墙,原先还有一座漂亮的门楼,门前有两棵老槐树,母亲经常就坐在那槐树下读书……

5)叔叔说:“就是这间屋。你爸就是从这儿把你妈娶走的。 6“真的?” 7“问他呀。

8)父亲避开我的目光,不说话,满脸通红,转身走开。我不敢再说什么。我知道那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不能忘记的痛苦。母亲去世十年后的那个清明节,我和妹妹曾跟随父亲一起去给母亲扫墓,但是母亲的墓已经不见,那时父亲就是这样的表情,满脸通红,一言不发,东一头西一头地疾走,满山遍野地找寻着一棵红枫树,母亲就葬在那棵树旁。……

9)我看着母亲出嫁前住的那间小屋,不由得有一个问题:那时候我在哪儿?那时候是不是已经注定,四十多年之后她的儿子才会来看望这间小屋,来这儿想象母亲当年出嫁的情景?站在我 46 岁的地方看,母亲的一生已在那一阵喜庆的唢呐声中一字一句地写好了,不可更改。那唢呐声,沿着时间,沿着阳光和季节,一路风尘雨雪,传到今天才听出它的哀婉和苍凉。可是,19岁的母亲听见了什么?19岁的新娘有着怎样的梦想?19岁的少女走出这个院子的时候历史与她何干?她提着婚礼服的裙裾,走出屋门,有没有再看看这个院落?她小心或者急切地走出这间小屋,走过这条甬道,转过这个墙角,迈过这道门槛,然后伫足,抬眼望去,她看见了什么?啊,拒马河!拒马河上绿柳如烟,雾霭飘荡,未来就藏在那一片浩渺的苍茫之中……我循着母亲出嫁的路,走出院子,走向河岸,拒马河悲喜不惊,必像四十多年前一样,翻动着浪花,平稳浩荡奔其前程……

10)我坐在河边,想着母亲曾经就在这儿玩耍,就在这儿长大,也许她就攀过那棵树,也许她就戏过那片水,也许她就躺在这片草丛中想象未来,然后,她离开了这儿,走进了那个喧嚣的北京城,走进了一团说不清的历史。我转动轮椅,在河边慢慢走,想着:从那个坐在老槐树下读书的少女,到她的儿子终于来看望这座残破的宅院,这中间发生了多少事呀。我望着这条两端不见头的河,想:那顶花轿顺着这河岸走,锣鼓声渐渐远了,唢呐声或许伴母亲一路,那一段漫长的时间里她是怎样的心情?

11)如今我常猜想母亲的感情经历。父亲憨厚老实到完全缺乏浪漫,母亲可是天生的多情多梦,她有没有过另外的想法?从那绿柳如烟的河岸上走来的第一个男人,是不是父亲?在那雾霭苍茫的河岸上执意不去的最后一个男人,是不是父亲?甚至,在那绵长的锁呐声中,有没有一个立于河岸一直眺望着母亲的花轿渐行渐杳的男人?还有,随后的若干年中,她对她的爱情是否满意?我所能做的惟一见证是:母亲对父亲的缺乏浪漫常常哭笑不得,甚至叹气连声,但这个男人的诚实、厚道,让她信赖终生。

12)母亲去世时,我坐在轮椅里连一条谋生的路也还没找到,妹妹才十三岁,父亲一个人担起了这个家。二十年,这二十年母亲在天国一定什么都看见了。二十年后一切都好了,那个冬天,一夜之间,父亲就离开了我们。他仿佛终于完成了母亲的托付,终于熬过了他不能不熬的痛苦、操劳和孤独,然后急着去找母亲了——既然她在这尘世间连坟墓都没有留下。

13)老家,Z 州,张村,拒马河……这一片传说或这一片梦境,常让我想:倘那河岸上第一个走来的男人,或那河岸上执意不去的最后一个男人,都不是我的父亲,倘那个立于河岸一直眺望着母亲的花轿渐行渐杳的男人成了我的父亲,我还是我吗?当然,我只能是我,但却是另一个我了。这样看,我的由来是否过于偶然?任何人的由来是否都太偶然?都偶然,还有什么偶然可言?我必然是这一个。每个人都必然是



这一个。所有的人都是一样,从老家久远的历史中抽取一个点,一条线索,作为开端。这开端,就像那绵绵不断的唢呐,难免会引出母亲一样的坎坷与苦难,但必须到达父亲一样的煎熬与责任,这正是命运要你接受的“想念与恐惧”吧。

11. 第(4)段“高高的土坡上,一排陈旧的瓦房,围了一圈简陋的黄土矮墙,夕阳下尤其显得寂寞,黯然,甚至颓唐。”这句话描写了母亲老家的院墙,请分析其表达特色。4分)

12. 文中第(9)段说那唢呐声,“传到今天才听出它的哀婉和苍凉”。请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哀婉和苍凉”的内涵的理解。6分)

13.第(9)段画线句子写到拒马河,从内容表达和结构看有什么作用?请简析。4分)

14.选文主要叙写了作者回到母亲老家的见闻和感想,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6分)

【附参考答案】

114分)①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出母亲老家院墙的破败景象,为下文作者的感慨作了铺垫;②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赋予院墙以人之感情,表达了对母亲逝去的伤感和怀念。③衬托手法,衬托了母亲出嫁后坎坷与苦难的生活以及死后连坟墓都寻找不到的寂寞悲凉。(每点2分。回答“远近结合”“衬托渲染” 并作分析的也可适当给分)

126分)“哀婉与苍凉”是对母亲坎坷与苦难的一生的总的概括:①母亲天生多情多梦,而父亲却憨厚老实到完全缺乏浪漫;②儿子年纪轻轻就致残,让母亲过分操劳和痛苦,并及早离开人世;③如今,母亲在尘世间连坟墓都没有留下;④母亲曾经住过的老家也已失去原貌,破败不堪。(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给满分)

134分)1)内容上:拒马河代表了母亲的老家,见证了母亲的成长经历;拒马河上的雾霭苍茫暗示了母亲出嫁后的生活是她始料不及的,说明人生的变幻无常;河水奔流既暗示母亲的生命历程,也喻示了人生历程无法逆转;拒马河平缓不变,同人世变迁无常形成对比:这样写,更有利于突出主题。2分。写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2)结构上:既与上下文其它几处河水的描写相照应,形成全文线索;又引出下文作者的联想与感悟。2分)

146分)深刻意蕴:①写母亲与父亲的命运:表明人生的梦想与现实总有不相合的时候;但每个人都要能够承受苦难,肩负责任。②写母亲老家的种种事物:表明自然永恒,人事变迁偶然中有必然。③写作者回到老家:表明人要时时回归心灵和精神的原点,要找寻纯粹情感的寄托地。④作者的感想:表明每个人生命既是偶然,也是必然,要珍惜偶然,接受必然,拼出自己的命运。3分。写出三点即可得满分。其它表述只要切合文本、言之成理也可适当给分)

情感取向:①对母亲一生悲苦命运的感叹和同情。②对母亲和父亲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他们一生操劳坚忍的赞美与感激。③对世事变迁、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命运无常的坦然。3分)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a9a145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9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