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孤独的人群》

2022-04-16 15:22: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读《孤独的人群》》,欢迎阅读!
人群,孤独

这个时代的孤独

-----我读《孤独的人群》

《孤独的人群》是美国社会学家大卫*理斯曼于1966年出版的针对美国社会性格变动研究的社会性格论著作,距离今天已近半个世纪之久,读来难免有些晦涩,但读到深处,我惊喜的发现,原来这所谓的美国社会性格变动的理论在现在的中国竟也是适用的,它不单单存在于美国社会,更存在于经济高速发展的任何社会中,它可以解释现在社会中“贫富差异”“人生观的转变”以及“丁克家庭”等这一系列令我们困惑的社会现象,曾浅读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和现在畅销的《九型人格》,可是《孤独的人群》确实从完全不同的角度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看待这个社会、看待不同社会现象、看待不同性格人群导致的不同行为的事件,以致更好的理解了我们这个越来越孤独的时代,我们这个时代的孤独。

精神分析的性格类型学是从个人出发,进而发展到社会,以点概面的形式由个人总结了具有这种特征的一系列人,从而上升到对这个社会人群的理解。而理斯曼却是以美国社会的特殊历史发展为起点,以整个社会作为大的着力点,通过一系列的社会活动、社会现象以及社会经济或生产力发展的进程来分析具体社会阶层(本书主要指美国中产阶级)的性格变化。社会环境决定社会性格。社会学教材中对于社会化的解释很明确: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我们巨大的社会体制在较宽泛的范围内孕育了一种渐渐适合社会的个人性格,我们在渐渐的磨平自己与社会不相符的棱角,而圆滑的适应融入这个社会,这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社会的不同形态决定了拥有不同形态社会性格群体的存在。那么在经济高速发展、科技快速创新、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的今天,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们与这个世界的距离越来越小,我们与这个宇宙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我们为什么反而会越来越孤独呢?



孤独显然已经成了一个社会的流行词汇。似乎每个人都深感孤独:漂泊在异乡的农民工和他们留在故乡留守的儿女、城市街头的流浪艺人、拥有高学历硬文凭的知识分子、城市白领、空巢家庭中子女远离的老人、小本经营的老板、试图大展身手有所作为的官员、忙的日夜颠倒的CEO……这种孤独似乎看上去非常不同,不同的经济条件,不同的生活轨道接触人群,不同的梦想……但是这种不安又是如此的相似,在这个社会的大背景下,每个人都被某种“高远的目标”所驱使,以至于几乎没有人能安于现状,似乎这是与这个社会极不相符的一种价值观,安于现状者不得不为自己的安于现状而辩解,这是独属于这个时代的孤独。



理斯曼提出了三种基本形态的社会性格:传统引导型、内部引导型、他人引导型。



(一)传统引导型


这种性格多产生于社会发展刚开始起步的阶段,人口高速增长,个人学会了理解和选择持续了几个世纪之久的传统的行为模式,文化传统的结构严密的控制着生活的重要关系。

在传统引导型的社会总,个人与团体中其他的成员有着明显紧密的联系,如果他不触碰社会所严禁的危害行为,他不被杀死,他就不是剩余品,而是地地道道的社会从属者,而不是像今天的失业者那样被看成社会的剩余品或没有一技之长的人那样被看得无足轻重。但是在这样自己完全从属的社会中,个人所选择的生活目标是十分有限的,个人动力不强,如同这个社会的附属品和社会行尸走肉般的傀儡。如同中国明清时期,中国人在家庭、宗教和皇朝的禁锢中生存,整个社会隶属于一项共同而长远的目标。



(二)内部引导型

内部引导型是产生于传统引导之后,在这一阶段,社会出现了一些变革,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也是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增长相对开始稳定的阶段,社会人口的流动开始增加,不再像传统引导阶段几辈人都生存在一个地方,资本也开始积累。其个人引导的来源是内在的,也就是说,引导实在早年生活中大人播种的,大人引导孩子走向一个普遍的却是无法逃避的命运。内部引导的人能够保持自己生活目标的要求和外部环境冲击之间的微妙平衡。



(三)他人引导型

他人引导型是我重点思考的部分,因为这个阶段跟我们这个时代的孤独有着无法避免的深刻联系和影响。这个阶段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物质已经不再是人们追求的一切,而这时候他人也就是周围环境的认可成为他们的重心。

在中国,自从晚清完结后,人们从家庭、宗教和皇朝的禁锢中被释放出来,他们被高远的目标和饱满的热情驱使了一个多世纪-------统一、发展的强国,但是在过去这几十年中,目标第一次变得如此个人化,不再隶属于一项共同而长远的事业,再也没有一种让人们觉得是安全的、完全正确的、伟大的凌驾于一切之上的让所有人为之努力的目标。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和发展中,这种曾被视为圣旨般的集体目标逐渐被个人化的追求所取代,这种追求可能是一份光鲜的高薪工作,也可能是一辆奔驰跑车或海边别墅,亦或者是身边不断更新的美女,社会渐渐走出了原来的轨道,以不可想象的速度在新的轨道上奔跑起来。那些对集体主义时代还抱有幻想的人会感到无所是从,他们便人随自己屈服于日常机械般的生活中。新一代的人,似乎对这种深刻的孤独没有感觉,他们反而更容易适应这个个人孤立的时代。更深层的孤独似乎并不能被社交聚会、朋友圈子来缓解,每个人都如同带着面具的小丑,这个孤独蔓延的时代,越来越多的社交活动的兴起和普及似乎是对这个时代的嘲笑和讽刺。人们越是恐惧这种孤独,越是想逃避这种孤独,而这种种的社交就如同一面镜子,只反射出了自己脸。

那到底是什么造成了我们今日这个时代不可避免的孤独呢?是历史的兴衰,现实的种种潜规则,还是城市化的进程中不能逃避的结果呢?我认为是对这个社会无从把握的无力感和对如今社会规则的不安全感造就了人们对物质的疯狂追求,与此同时,更多的物质积累也就更加深了这种无力感,以致形成了恶性循环。有人说,互联网为现在社会形成了新型关系网络,新的社区交友形式,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加强了人与人间的关系。但是,无数的人在网络上称兄道弟,


安家落户,甚至结婚生子,甚至加入了无数的圈子小组和群体,网络下又保持着自己的孤独。网络上最虚幻的就是群体,每个人都来去匆匆,谁也束缚不了谁,每个人都在争取最大的属于自己的独立和自由,但是假若停电了,那一切都可笑的消失了,这种关系的不安定感也加重了现代人的不安与孤独。但是人们似乎又在刻意保护着自己的孤独,或许只有当一个人失望的时候才会激发他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我们的社会容不下太多说真话的人,以至于没有人敢去勇敢打开自己的心扉,因为你不知道你面对的是不是敌人。

在这个时代,孤独并不是个人的行为取向,而是时代的社会产物。想想我们周围的人,生于说20世纪50年代的外公外婆,60年代、70年代的父母,80代的表姐表哥,90年代的自己,他们固然有自己的个性,可是也被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时代,是每个人从诞生就无法改变的,孤独,似乎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烙印,无法抹去。

理斯曼在书中引用了弗洛姆的观点:“为了社会能良好运转,社会成员必须具有某种性格,使其愿意按照社会成员或社会中特定阶层所必须顺承的行为方式去行动,他们必须渴望做客观上应该做的事情。外在压力被内心的强制所取代,被人的导向性格的特殊力量所取代。”理斯曼同时指出了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和大众传媒对社会性格养成的影响。且不说其他,就说我们父母培养教育孩子的方式给我们的童年打上多么深的痕迹吧!对饭菜的咸淡口味,对某种事物特殊的口味将会影响我们终生的饮食习惯;对我们爱的方式,比如拥抱,爱抚,表达爱的方式是不冷不热,深沉内敛还是热情外露,这都会影响孩子未来对待爱与被爱上的态度,这是社会教育的第一步,因为父母家庭同样是他们的时代社会教育产物,更不用说长久影响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的学校教育同龄团体竞争体制的引导,还有大众传播媒介对于这个社会轰炸式开放的铺天盖地的报道,只能说这个时代人们的孤独,是这个时代孤独的集体体现,是这个时代和社会的教育产物,是我们无法避免也不能逃避的。

古希腊奥林匹斯山上的特尔斐神殿里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五个大字:认识你自己,这是几千年前古人就留给人类的智慧。孤独并不能毁灭你,也不会毁灭这个时代。因为看不清自己,所以去依赖这个社会的价值观,因为看不清自己,所以去羡慕别人,把别人当作你人生的导向,因为看不清自己,每天做着机械般的事,说着毫无意义言不由衷的话,很多的人就是这样生活过了自己的时代,械般地过完了自己的生活,但是只要看清了自己,确定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能够做一个凌驾于社会赋予你的价值观之上思考生活的人,那么你的孤独也是智慧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b2326d2b14e852458fb57f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