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说课稿(市级说课比赛一等奖)

2022-07-28 23:01: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观潮》说课稿(市级说课比赛一等奖)》,欢迎阅读!
观潮,市级,一等奖,比赛

大家好:

我是回民中学的陈莉,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观潮》

确定目标

一、课标摘引

课程标准对初中学段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要求是:

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二、课标分析

《观潮》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山水游记佳作,在学习本文时,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和学习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根据课标理念在学习本课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维持学习兴趣,养成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又要引导学生对本文精妙纯熟的语言,形象逼真的描写进行赏析。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优美意境。

三、确定学习目标

针对课文的实际特点——画面美和课文的类型——文言自读课,依据课标确定以下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2 研读课文,理清思路。

3、赏析精彩的场面描写和精巧的结构安排。 (重点)

落实目标

一、一石激起千层浪——情境导入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苏东坡曾这样称赞钱塘江大潮。钱塘江大潮潮来的景象到底是怎样呢?请同学们观看钱塘江涌潮的短片。

【设计理念】 钱塘潮实景的播放,强化视听效果,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二、明确目标

【设计理念】准确适度的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愉悦感。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围绕目标,通过自读—范读—译读—研读—赏读—质疑环节,落实学习目标。下面我依次介绍各环节: 三、奇文共欣赏

1、学生自读,读准字音,停顿。

2、教师范读,予以听读要求;读准节奏、读出气势。 3、学生译读,


①结合注释探究交流,弄懂大意。 ②小组合作质疑答疑,未解决的问题,全班交流解疑(教师应多给一些时间,予以学法建议,适时解疑)

4、学生诵读,欣赏美文。边读边思考:文中描绘几幅画面?

【设计理念】“三分诗七分读”。课标指出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养成查工具书、课下注释的良好习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符合课标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完成学习目标1,再次诵读,完成学习目标2

四、疑义相与析 1、研读

请同学们找出自己喜爱的的语句,有感情的朗读,用“我喜欢_____一句,它写出了______。”进行点评。

播放音像材料,再次感受“交响钱塘潮” 2、赏读

男生齐读23段,思考作者写“观潮”为什么要写水军演习和健儿弄潮? 【设计理念】学生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通过朗读和视听结合获到情感体验。完成学习目标3 3、质疑

学生对自己不理解的内容质疑,集体讨论答疑。 附可能会探究的问题:游者争观图,能否删去? 【设计理念】学贵有疑” 让学生充分地质疑问难,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其思维发展,培养其学习能力。 五、心潮澎湃,激情解说——拓展延伸

八百多年过去了,人事已非,而钱塘潮盛景依旧。如果你是观潮盛典的直播现场主持,请用自己的语言向观众介绍最吸引你的一幅画面。

【设计理念】这个环节是对课文内容的巩固,学生运用丰富的想象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再创造,也是对口头表达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的训练。

、余音绕梁

赏天下奇景,品千古美文。走进周密的《观潮》,如同欣赏一朵摇曳多姿的奇葩,观看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聆听一首激动人心的乐章。壮观的钱塘潮在大家的心头不停激荡!

【设计理念】在本课将结束时教师留下激情、留有画意。 七、作业设计

本文是一篇描绘钱塘潮奇景的美文,请同学们摘抄诗人笔下的钱江潮又是怎样的?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对古代诗文作品加以总结、梳理,从而培养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对祖国优美山水的审美能力,以陶冶美好的情操。



检测目标

闲也: 虽席地不容2、第一段主要写了海潮的雄伟壮观,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

3水军演习的场面写得扣人心弦,其精彩之处表现在哪里? 【设计理念】

1道题基于课标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的要求设计,检测目标1的掌握

23道题重在考查对精彩场面的赏析,语言的体会。这是本课的学习重点。检测目标3的学习。



1、解释加点的词。

其远出海门: 人物略不相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b2b83e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