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流淌文采飞扬

2022-04-22 05:35: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真情流淌文采飞扬 》,欢迎阅读!
文采,流淌,飞扬,真情

真情流淌文采飞扬

作者:魏明霞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中旬刊》 2013年第12



江苏省盐城市初级中学魏明霞

【摘要】

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篇中提出:“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充分体现了重视文学的真实感情的观点。在今天作文教学中也有积极的意义,如何认识和怎样挖掘写作的情感呢?我们首先要呼唤真情实感回归作文;其次要将真情实感有机融入作文;最后要巧妙表达真情实感。就是要指导学生让其真情流淌在笔下,使学生在写作中多几分惊异感、向往感、自由感,以此让文采飞扬于文中,写出真实、活泼、新颖、有趣的作文来。

【关键词】

真情呼唤融入表达文采

《文心雕龙·情采》篇:“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何以明其然?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诸子之徒,心非郁陶,苟驰夸饰,鬻声钓世,此为文而造情也。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而后之作者,采滥忽真,远弃风雅,近师辞赋,故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故有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真宰弗存,翩其反矣。”在这段著名论述里,刘勰以《诗经》和《汉赋》作对比,指出诗绵作者即“诗人”的创作态度是“为情而造文”;赋颂的作者“辞人”们的创作态度是“为文而造情”。这要求创作应“为情造文”,反对“为文造情”,是刘勰最重要最基本的文艺思想,充分体现了刘勰重视文学的真实感情,重视文学的思想内容,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反对形式主义创作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长远深刻的影响。

笔者以为,好文章与差文章的重要区别之一就在于,一个是在用心写文章,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一个是在无病呻吟地做文章,缺乏必要的情感投入。其实整个写作过程就是情感不断显现的一个过程。可以说,没有情感就没有写作。没有情感就没有文学作品,没有情感就没有作家。情感是一切创作的来源。文为心声,情为心声,心有情所以为文,心为文因而有情。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着丰富的情感,只不过有的性格外向奔放,有的性格内敛文静。因此,写出的文章也会各有特色,各具千秋。那么,如何认识和怎样挖掘写作的情感呢?

一、呼唤真1青实感

近日一位初三学生,请我帮他解决“没得写”的问题。我便问他近日可否有动感情的事,这事特让他高兴,或特让他悲伤。他回答“没有”。我不相信花样年华的青少年没有动感情的事。近年来,社会上曾批评青少年“情感冷漠症”,我个人觉得是枯燥、冷漠的生活使他们的情感缺乏。

其实,作文是以“表情”而“达意”的,不是一般的知识、消息的传递,是一种特殊的情感信息的流露。作文的主要效能是感动人,文章的感染力在于“情真意切”,以情动人,让读者受到情绪上的感应。也就是说,作文的人文性极强,而人性的介入,情感就起着主导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b8bd8e6ec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4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