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惯性思考 重构认知边界》读书心得(读后感)

2023-03-20 04:35: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打破惯性思考 重构认知边界》读书心得(读后感)》,欢迎阅读!
重构,读后感,惯性,边界,认知

打破惯性思考 重构认知边界 ——读《未来学校》有感



为什么学习非得分班分年龄,非得按课表按作息时间上课,非得有寒暑假…… 当技术赋能教育,学校边界不断位移,如何建构未来的学习?如何不断创新教育方式,为学习者提供更有价值的学习?什么样的学习体验才能更好地让孩子们做好步入这个创新时代的准备?怎样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又在如何重建一种新的学校生态,并赋能于新一代的学生成长?……

阅读教育学家朱永新的《未来学校》一书。让我意识到自己是可以打破思维惯性,重构认知边界,做一个终身的学习者。因为,在这个随时随地都有学习机会的社会,教学专业人员已不复存在,个人成为了自己学习的生产者。这个泛在的学习环境中需要成长思维。

书中勾画了未来学校的三大特征:

一是学习场景相互融通,利用信息技术打破校园的围墙,把一切有利的社会资源引入学校,学校的课程内容得到极大拓展,学生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整个世界都变成学生学习的平台。这个世界不再按照领域来划分了,而是由挑战组织起来的。教育将从知识传授变为能力为本,让每一个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拥有应对未来各种挑战的核心素养。

二是学习方式灵活多元,把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参观考察、研学旅行等结合起来,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融为一体。未来的学习将突破强调标准统一的教学秩序,允许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时间学习不同的内容,帮助他们达到自己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从追求标准答案的被动学习走向形成解决方案而展开的主动学习。

三是学校组织富有弹性,鼓励学生自主管理,增加家长和社区在学校决策中的参与度,根据学生的能力而非年龄来组织学习,利用大数据技术让教育变得更加智慧,让学生站在教育的正中央。实现了学习的泛在性,当技术增幅了场景效能,学习者就从低频学习走向了高频学习。创新教室布局,配备可移动、易于变换的桌椅设施,支持教师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教育将回归教育的本原,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创造权交给老师,把更多的办学权交给学校,让未来学校真正成为学习的乐园,而非教育的工厂。

在现在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低估了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孩子天生具有对世界的好奇心。儿童自我探索能力是非常强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只有自己建构起来的知识才会全心投入去学习。教育不是为了一张文凭,而是让人能够成为他理想中的样子。

记得五年级上册时,班里仅有一小部分的学生留校吃午餐,我便利用午间看班时间,开


设了《走校园》的小课程,引导学生自主分组,自主确定一个校园的观察点去走校园,再回到班级完成导图,进行分享。发现这样的形式让孩子们非常喜欢,表现在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观察力,口语表达能力等素养都有明显的提升。这是否也意味着一种发展的趋势?

未来,所有的人都在不同的学习中心学习、成长。教育资源不仅仅局限于师资,我们身边一切服务于学习的事物都可以成为资源,都可以为学习者所用,与学习相关的学习方式、沟通方式、评价方式都随之升级。

记得刚踏出学校,成为有能力养活自己的那时,发现有特别想学的素描,想利用假期报班学习,却没有成人班,只得恳请老师忽略自己的年龄,舔着脸混在一群娃娃中学习的场景。继而后期跟着上初中的外甥在公园里学轮滑……那时的学习场景如朱永新的《未来学校》已来,置身其中学习,我的学习需求应是得到满足,或会更放大,现在的我也会成为自己会更喜欢的那个自己吧?

教育是影响人和改变人的事业,它不可能像制造业那样一刀切,也不能像做实验那样不断失败和重复。对每一个孩子来说,人的成长都是不可逆转、无法重来的。让每一个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让每个孩子经过教育成为更好的自己,拥有自己的核心素养,具备适应力和持续学习的能力,是教育应对未来挑战的唯一道路。

于是,教育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挑战——从知识传授转变为能力为本,移动互联时代,“学习中心”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它将重构人与时间、人与空间、人与技术、人与人的连接。新的学习场景把更多因素卷入其中,意味着教学的更多可能。

随着以大、智、物、云、移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兴起,技术开始对空间进行再塑造,教育理念、模式迭代更新,学校体系被重构。当技术增幅了学习中心效能,学习者就从低频学习走向了高频学习。

当学习中心实现了空间、技术、内容和人的变革,学生和老师都有了更多的想象力和探索力,与学习相关的学习方式、沟通方式、评价方式都随之升级,一个共同的认知浮现眼前:学习中心是在共建一种全新的学习生态,重构单一的教学形态,帮助每一个学习者提升学习方式与学习效能,为那个可以预见的未来做更好的准备。

未来通过大数据与5G、区块链将更大程度的支撑学校的变革。未来,将是一个真正的能者为师的时代,有这类几种类型:一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精英分子,艺术家、运动健将,他们有特殊的才华、有特殊的技能能够帮助人更好地成长,如孔子的时代,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进入教师这个团队。二是真正的心理学家,能够胜任情绪劳动的学习陪伴者与咨询者和学习者一起成长。最后是各个领域的专门家。未来会有很多的课程开发师?研学旅行,根据学习项目的需求设定研学路线,边游边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b9e7ee35d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4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