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幸福的教育培养幸福的人

2023-11-21 12:06: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以幸福的教育培养幸福的人》,欢迎阅读!
幸福,培养,教育

以幸福的教育培养幸福的人

日期:2013-3-12 15:20 点击数:1855 诠释:

人生是为了追求幸福的,追求幸福是人的本性。费尔巴哈在《幸福论》中提出:一切有生命和爱的动物,一切生存着的和希望生存的生物之最基本的和最原始的活动就是对幸福的追求,人的任何一种追求都是对幸福的追求。教育是为人的追求,为社会的追求,为国家民族的追求,为人类的追求服务的,幸福作为人性最本质的渴求亦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根本的目标。尽管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物质条件日益改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孩子受教育的环境更加优化,但仍有学生感到不幸福,少数教师也感到职业倦怠。我们深切地感到,教育是否幸福,关系到我们培养出的人是否幸福,关系到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是否能够创造幸福。为了让学生幸福,我们提出了我校的办学理念:“以幸福的教育培养幸福的人”

“幸福的教育有两层含义:一指幸福的教师。教育的幸福来源于教师与学生生命的对话,幸福教育主要在教师幸福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得以实现,学生的幸福观、幸福品质和幸福能力主要从教师那里获得。只有幸福的教师,才会有幸福的学生。教师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感受那种从职业中获得的尊重感、成就感、创造感和艺术感,让教师拥有一种物质、精神和心灵的幸福生活,教育才能成为一种让人幸福,令人羡慕的职业,幸福教育才能更好得到张扬。“幸福的教育”二指“幸福的教育教学”。幸福的教育教学是在教育过程中实现的,教师要帮助学生打开幸福之“门”,即为学生指明通向幸福的道路,激起学生对幸福的向往,进而引导学生在对其生活方式进行选择、优化和体悟中生成幸福感。所以,引导学生感受、追求幸福的教育教学就是一种“开门”的艺术,就是创造幸福的条件或“生成场”。处理好教育教学生活中的诸多关涉幸福的问题、事件和关系,进而为学生在生活中发掘幸福、把握幸福、留住幸福、成就幸福做好准备,这正是关涉幸福教育所能为的,除此之外,教育教学活动就难以对学生的幸福人生有所作为。倘若仅仅将幸福视为一种知识,一种对生活的算计能力,进而将幸福或幸运感视为一种教育出来的东西,这就混淆了教育“能力”或“难为”的界限,使朝向幸福的教育艺术蜕变为一种奇技淫巧。其结果,只会渎贬了这门艺术,从而使教育活动与朝向幸福的方向背道而驰。

“培养幸福的人”也有两层含义。其一,幸福是可以直接认识的。人们幸福的缺失就源自幸福认识的匮乏和浅陋,幸福的问题可以通过知识论,即认识的深化来获得有效解决。培养幸福的人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让青少年学生初步了解关于幸福的认知,树立正确的人生幸福观。应该说,这种幸福观是支撑整个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其二,幸福是可以直接追求的。培养学生获得幸福的能力是实现这种追求的重要手段。“培养幸福的人”的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幸福能力,即培养学生发现幸福、创造幸福和享用幸福的能力。今天的教育最重要的并不是让孩子学更多的东西,而是尊重孩子,解放孩子,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并乐观的面对未来。幸福教育要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热爱他人,热爱这个世界,从而拥有快乐,获得幸福。在引导学生感受、追求幸福时特别注意以下三个问题:其一、教育生必须正视痛苦。一方面,教师要培养学生面对痛苦的正确态度,引导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痛苦。另一方面,教师要进行必须的“挫折教育“困苦教育,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信心,使学生勇敢地承担责任,在与痛苦的斗争中磨练生命意志。其二、应当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根据学生的个体经验与生活需要确定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只有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才能把幸福、教育与生活统一起来。其三、要引导学生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在超越中感受幸福、创造幸福。要培养学生的反思批判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使学生在自由自主的教育中真正体验到理智思考的愉悦与学习的乐趣,增进自身的幸福感。


同时,幸福的教育要使学生摆脱“占有式”的幸福,正确处理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的关系,培养学生树立合理的金钱观、消费观、享乐观,使学生在超越的过程中获得永恒的幸福。 为什么要把“以幸福的教育培养幸福的人”作为我校的办学理念呢?有两个最直接的理由。一是本着传承名标星座的田家炳先生的品德思想。田家炳先生的一生,是创造幸福、关爱别人、舍己利人的一生。他孤身艰辛创业,奋斗一生,积累了可观的财富,体现了人类创造幸福的能力和精神;但他的一生,不论创业伊始,或是功成业就,都一直爱惜一切自然的给予和人类的带动成果,过着俭朴的生活,居无求安,食不求精,衣着朴素,其乐宴如。其精神可使“贪者廉,懦者立,而勇者愧”。家炳先生从创业伊始,想到的就是让天下人有工做,为民众谋福利。一旦有成,更是己立而立人,己达而达人,扶贫济困,急公好义,赞助教育他把家里百分之八十的资产捐献出来建立田家炳基金会,以“安老扶幼、兴学育才、推广文教、造福人群、回馈社会、贡献国家”。传承和宏扬家炳先生的道德幸福观是田家炳中学的重要使命。二是这种办学理念是田家炳中学从办学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在五十多年的办学历史中,我们从德育、智育、艺术、体育等各个层面探索幸福教育的要义和教育幸福的追求,家炳中学探索到的幸福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幸福教育成果证明我们的办学理想、办学信念是一贯的,是正确的,田家炳中学50多年的办学历史就是在追求以幸福的教育培养幸福的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bdb58b5c8d376eeafaa313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