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8古典诗词,传承文化

2022-09-16 11:37: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5.28古典诗词,传承文化》,欢迎阅读!
古典诗词,传承,文化,5.28

古典诗词,传承文化

旨在“赏中华诗词,承文化基本,品生活之美”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播出后,人们纷纷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这种共同的记忆,正式这种共同的记忆,唤起了千百万人对古典文化的重视,让它把文化传承下来。

古诗词赛场上的众人各显其才。选手们的气定神闲,百人团的博闻强记,持人的妙语连珠,专家点评的字字珠玑满怀赞赏,敬仰人心,真可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时间满屏竟传飞花令,一众争说武亦珠。至可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选手们个个身怀绝技,让我们看到古典文化并没有被岁月所淹没,让文化继续发展传承下去。

在古典诗词海洋里,我们可以畅所欲言,尽情联想。古诗词中,我看到了“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致。古诗词中,我见识到了“出师一表真名世”中的孔明,“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李广,“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正是这传承下来的古诗词,让我们见识到了诗词天地的色彩斑斓。

古诗词让人们享受人情之美。有友谊之深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写出了友情之深。离别之情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思念家乡的诗,“断肠人在天涯”,亲情关怀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漫步充满人文关怀的古诗词中,体味着中国文化传承下来的人间温暖、关爱、人间真情。如果没有古诗词文化的生活是枯燥乏味的,只能说出“山真高啊”“天真蓝”的乏味表达,就没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理趣。如果没有“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情画意,只好说“春天来了!啊!”如果没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中的生活情趣,就只好感慨道“浣洗的人和采莲的人回家了啊!”更不用说“言师采药去,云深不知处”这一言有尽,意无穷的诗境。

由此可见,古诗词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是理趣、情趣无限,真感叹中国文化诗词传承文化的独特魅力。

生活的忙碌,红尘的追逐让我们忘却了诗词曾给我们带来的美好的向往。“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些荡涤我们心灵净化我们灵魂的传统文化并没有远离我们,而是就藏在我们心灵的深处。当我们将传统文化从我们内心深处发掘出来,它就能被传承下来。

阅读古典诗词的重要性,我们会懂得“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会用“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这样的高境界去评价美景。只要阅读古诗词文化,我们的传统文化就能得到延续,得到传承。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c0df301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6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