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说课稿)讲课讲稿

2022-10-04 13:09: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腊八粥(说课稿)讲课讲稿》,欢迎阅读!
腊八粥,讲稿,讲课



精品文档

腊八粥说课

一、 教材简析:

我讲的这节课是长春版小语教材第十册第三板块的第一篇课文。 本文是作家沈从文的作品,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 馋、对粥的猜想以及看到粥的惊异,写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 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亲情的眷恋。作者用娴熟 的笔法、细腻的笔调叙述了腊八节浓郁的民俗风情, 使课文犹如一张 腊八风俗画,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整篇课文围绕八儿等着吃妈妈熬的 腊八粥的神态和心情,展现了一幅纯朴、和谐、温馨的图景。对话贯 穿全文,从八儿向母亲焦急的询问,到与母亲的讨价还价,到惊讶, 展现八儿的的天真和童趣。同时本文的主要线索是八儿的心理活动, 从八儿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独自猜想到亲眼所见,都表现了八儿的 可爱活泼的性格特点。

二、 学情分析:

五年级 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同时针对本篇课文的 特点,在教学时遵循这样两点:

(一) 课文对话比较多,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进入角色进行体 验,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和思想感情;

(二) 通过揣摩人物的心理,指导有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写作 的。

三、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抓重点词句、联系提示语、分角色 朗读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等方法感悟课文。

2 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内容,感 受八

儿的心理活动变化,体会八儿一家其乐融融。

3 学习文中人物对话的描写,通过读文及拓展阅读,感受亲情 给人

带来的温暖。

重点: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 其乐融融。

难点:感受八儿的心理变化 四、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我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1 把小课题和平时教学更好的整合,课的伊始我让学生先说出 含有

本课生字的成语或四字词语。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也尽量多地使用 成语。女口:馋涎欲滴、垂涎三尺、讨价还价、得寸进尺、一饱口福……

2 运用进修倡导的阅读“四读”模式,初读感知在第一课时已 经完

成,在这节课着重体现的是精读感悟、回读赏析和拓读升华。另 外,把第一自然段放在第一课时处理, 可以减少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感悟文章的中重点内容。拓读阅读中准备了沈从 文的腊八粥全文。

3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如默读、齐读、范读、分角色 读。

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体会八儿心理活动变化。文章对话较

多,分角色朗读可以让学生走进人物内心, 设身处地,想角色之所想, 急角色之所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腊八粥教学反思

VV腊八粥 >>是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民俗板块里的一篇文章。

习了这篇文章,真正让我们走近了“民俗”感受了“民俗”,那浓 郁的民间文化和民间气息映入的孩子们的脑海中, 境,置在其中。

整篇课文围绕着“八儿”等着吃妈妈熬的腊八粥的情态、心情, 展现了一副淳朴的、和睦、温馨的图景。

为了把八儿的嘴馋表现得淋漓尽致,从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构成 了本课的线索入手,从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一个人出出进进 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和“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 急红了,体现了八儿的那种迫不及待的的心情。 用同样的方法感受八 儿的“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亲见时的惊讶”。孩子们 轻松的感受出一个孩子那天真’嘴馋的情形。进而能感受到八儿一家 的其乐融融。

对于开头讲腊八粥的做法及人们对其的喜爱的处理,

总觉得有

让我们仿佛身临其

着不小的欠缺,因为对这一段文字的表达妙处,处理得太简略了。没 有透过文字表达人们对其的喜爱,从小孩子--大孩子---老孩子,这 是对不同年龄段人都喜欢腊八粥的具体描绘处理不当。又从“看”、

“闻"、“吃”来一点点的体现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体会不深刻 .如果 此时让孩子们用不同的形式去品读一下, 那会在品读的过程中学会这 样的写作方法,这样才在遗漏中补回一点缺失。 可见自己的备课不够 深入,文本剖析不够精当所致,今后的教学应予以警示反思

精品文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c1c943bcc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5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