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颜真卿书法作品所表现的盛唐风貌和人格特征

2023-01-05 21:15: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简论颜真卿书法作品所表现的盛唐风貌和人格特征》,欢迎阅读!
盛唐,书法作品,风貌,人格,特征

简论颜真卿书法作品所表现的盛唐风貌和人格特征

作者:范为超

来源:《文艺生活·上旬刊》2021年第03

法国著名史学家、哲学家及文学评论家丹纳,是西方哲学界实证主义流派的杰出代表。他站在哲学史的角度,运用西方哲学史上经典作家德国黑格尔和法国孔德的哲学观点,对西方艺术作品进行了总体的审视,撰写了一本在哲学界、文学艺术界影响深远的巨著《艺术哲学》。该书在第一篇第一章的开头,就开宗明义地宣布:我的方法的出发点是在于认定一件艺术品不是孤立的,在于找出艺术品所从属的,并且能解释艺术品的总体。本书要为我们所展示的主要内容,可以简单地以下面一个脉络去深入解读:例如我们从欣赏一幅艺术作品,再进一步以这位作者为线索,找到与之同处于这个时代的所有作者,我们由此可以看到与他们趣味相一致的社会。于是,我们可以看出,一幅作品——一个作家——一个作家群体——社会,这是一个完整的范围、一个全面的系统。丹纳的观点,为我们解读一个作家提供了更广泛的角度和更广阔的视域,对于我们准确把握一个作家和作品的真正风貌,提供了一把走向智慧之门的金钥匙。凭借丹纳《艺术哲学》的这把金钥匙,让我们来打开颜真卿书法艺术的大门,来看看他作品中所展现的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整体面目——盛唐风貌。

颜真卿是我国著名的书法艺术家,在中国书法史上被称为楷圣,是与书圣王羲之齐名的伟大书法家。颜真卿为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市)。唐开元二十二年(734),颜真卿登进士榜,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后因得罪权臣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故而称颜平原。安史之乱时,颜真卿率义军对抗叛军。后至凤翔,被授为宪部尚书。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兴元元年784),因奸臣卢杞进谗,被朝廷派遣晓谕将叛李希烈。李希烈企图招降颜真卿,颜严词拒绝,囚禁三年后因终不屈服而被叛将所缢杀。

颜真卿生于盛唐开元年间,历经了盛唐由盛而衰的全过程。他的书法作品,其正楷端庄宏伟,行书气势遒劲。其与稍后的楷书大家柳公权并称为颜柳,世称颜筋柳骨颜肥柳。其所指的颜肥,即是以肥为美的典型盛唐风貌,下面以《艺术哲学》的实证主义的总体观来进行简略分析。

丹纳说:无论什么时代,理想的作品必然是现实生活的缩影。确实如此,欣赏颜真卿的书法作品,我们不仅可以看到颜真卿的铮铮铁骨,更能窥见到他所处的盛唐风貌。具体来说: 一是作品所展示的时代精神。颜真卿的书法作品表现了盛唐时代的精神气质。从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到唐玄宗的开元盛世,整个唐代是一派国泰民安、安居乐业的景象。这种政治稳


定、经济强大、思想开放反映到艺术领域,就是雍容”“开放”“丰茂”“大气。这个时期以为美,杨贵妃就是极好的例子。她生得丰满艳丽,被称为盛唐时期典型的美人,深得唐玄宗的喜爱。她表演的《霓裳羽衣舞》,因其华美盛大,成为盛唐的经典舞蹈。唐玄宗的书法作品《鹡鸰颂》,也是用笔丰肥。颜真卿的楷书作品,就明显地有唐玄宗所倡导的这种丰艳肥的书法特点。如他的《颜勤礼碑》,作品结构平正,重心沉稳,有力透纸背之功。其章法打破了魏晋以来字距紧密、行距拉开的章法,字变大而字与字的行距变小,并把小字变得大一点、粗一点,而大字则变得小一点,以至于每个字的字间大小基本一样,并且占满界格。这样紧缩字距和行距,从而使布局充实茂密。这种厚重的笔画与开张的结构,使作品显得很有气场,形成气势逼人的盛唐风貌。《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为曾祖父所写的神道碑。他始终怀着敬仰的心情来书写。其峻挺的字形、屋漏痕般的线条,气足神完地充盈布局,纵横有序,神圣威严。通篇气势磅礴,苍劲有力,表现了颜楷独有的雄强”“博大。这就是颜真卿胸襟的写照,也是盛唐的真实再现。没有盛唐那种开放雄阔的气象、海纳百川的胸襟和厚实雄健的风貌,颜真卿是无法写出这种表达盛唐风貌的传世作品的。我们再来看他的《裴将军帖》,这幅作品看起来表面很怪诞,篆、行、草、楷无所不容,古怪,离奇,似乎不为常人所接受,实际上它已挣脱了书法表现形式的惯性,表现了那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博大胸怀。它的思想内涵,折射出了大唐盛世时武将驰骋疆场、威风凛凛的飒爽英姿。在这里,颜真卿不是为书而书,如果那样是抒发不了作品中那种喷涌而出的英风豪情。他在这里将豪迈化作书法的线条,化作自己的人生写照,怪趣连绵,生机勃勃。游动的线条或如蜻蜓点水,微波荡漾,或如擎天一柱,高大威猛,或如玉筋春笋,浑圆劲挺。它们时而连为一体,彼此间穿插、缠绕,如剑舞龙游,雷随电起,时而威猛耸立,激昂大气,显示了大唐天威不可辱、盛世不可侮的豪迈英姿。作品也写出了他的人生经历、处境及个性气质,让观者的思绪驰骋在刀枪剑戟的古战场,呐喊齐鸣,锣鼓喧天。这既是作者英雄本色的写照,又是与曲折命运的不懈抗争。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一切竟是那样的和谐完整。整幅作品就像一个大大的磁场,把我们的思维牢牢地吸引到它的核心之中,激发了我们所有的想象。游动的线条,已抛弃了它固有的本质,转化为特殊的情感,去引导我们感悟大唐盛世军旅生活的真谛,并激励我们勇于自我超越,让心灵插上腾飞的翅膀,去领略那风光无限、气象万千的盛唐气概。

二是作品所展示的作者的人格。颜真卿是生活在盛唐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具有儒家独立的人格精神,不畏权贵,坚贞不屈。孔子所说的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正是他这种正气浩然的精神气质的坚实基础。尤其是出生于盛唐这种国富民丰的伟大时代,家国所赋予的伟大使命使他成为盛唐时期最忠诚的卫士。也正是他的这种忠心,使他一生充满悲壮色彩:平定安史之乱而痛失亲人,遭奸人陷害三次贬谪,晚年坚贞不屈而壮烈殉国。坎坷的人生际遇、忠君爱国的浩然正气,使得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一股浓厚的正能量和浩然正气的人格力量美,而这种人格力量美的表现,正是他作品生命久远、价值无穷的意义所在。如他的《争座位帖》就是这种意义的充分展示。该作品作于广德二年。当时,同为朝廷大臣的右仆射郭英义为了取悦权势熏天的宦官鱼朝恩,不顾朝廷纲纪,指麾座次,将不应列于班首的鱼朝恩安排在班首位置。面对这种不顾朝纲的僭越行为,颜真卿作《争座位帖》对郭英义痛加指责,有力地维护了朝廷纲纪。《争座位帖》首行书写即如山泉出峪,汩汩流出,平和中微显锐气。随即错落摇曳,其


用笔的起伏提按意绪,为整段书写面目立下了坚劲的品格。文字高亢,笔法凌厉,如阵阵滚雷由天际扑来,充分表达了书写者内心的激越之情。全稿字形聚斂,字促紧密,表现了作者严谨、了无停滞、自由挥洒、一气呵成的叙事本领。尤其是书法结体,尽脱晋隋清逸痕迹,写出了颜公自己遒劲绵密的书家面目。可以说既指出了仆射郭英义不顾班秩之高下,不顾文武之左右谄媚奸宦、辱凌忠臣、乱排座次的事实,又文词激荡,书意剔透,直刺奸臣之心。全稿文字参差错落,结体遒劲阔张,气势绵密纵掣,字形伸缩变化。文、书、义、理交相辉映,既表现了颜真卿游刃有余、大气磅礴的书写志向,又表达了颜真卿对朝廷纲纪的维护、对功臣秉义的佑护、对奸臣骄横的摧折和对朝廷的赤胆。也可以说忠义之气充之于心,赋之于文,形之于书,理正、词严、文厉、书愤,洋洋千文,铺陈满纸,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遂使历代书家无不为之倾倒。宋代著名书法家苏东坡、黄庭坚等人无不对该作品推崇备至。其主要的原因就是该作品显示了颜真卿浩然正气的人格之美。这种人格力量美不是天生的,而是社会伦理道德与个人内在情感意志的统一。而这种情感意志的统一,与时代、社会、家庭、学养、人生道路等等一切综合的总体,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要深入领会颜真卿雄浑博大的书法作品,欣赏其中所蕴含的审美特征,去感受作品中德高望重的人品、刚正不阿的气节和恢宏博大的气度,就必须如丹纳在《艺术哲学》一书中所说的那样,要认定一件艺术作品不是孤立的。如果要真正地感悟到它的真谛,就必须找出艺术品所从属的,并且能解释出艺术品的总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愧于颜真卿留给我们的这一份书法遗产。这也就是法国伟大的艺哲学家丹纳留给我们进入所有艺术品典藏大门的钥匙。 参考文献:

[1][]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3. [2][]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作者简介:范为超(1985-),女,湖南长沙人,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讲师,现为湖南科技大学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和艺术哲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c5e6b1d1b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9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