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2-09-10 22:15: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欢迎阅读!
城人,辛弃疾,文言文,中考,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



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



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弃疾时年二十三。

【注释】①金主亮:金国皇帝完颜亮。②掌书记:节度使的属官,掌管文书笺奏,亦可参议军务。③行在:皇帝所在的地方。

8.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丐我三日期 丐:施舍,给予 B.京益壮之 壮:雄壮 C.径趋金营 径:直接 D.缚之以归 缚:捆绑

9.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 B.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 C.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 D.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

10.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金国皇帝死后,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趁机扩大势力,辛弃疾在他属下并提出了向南的建议。

B.辛弃疾与义端有交往,于是劝其归顺到耿京名下,但义端后来窃印逃跑,辛弃疾差点受牵连而死。

C.辛弃疾估计义端一定会避实就虚投奔金军,于是奋力追击,在三天期限内抓住了义端,斩获了他们的首领,这让耿京更加看重辛弃疾。

D.辛弃疾在耿京的授意下奉表归宋,得到宋高宗的召见和封赐,但这时耿京已被张安国和邵进杀害了。

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 答案:

8.B 应解释为“以……为壮” 9.D


10.C“避实就虚”错误,应是将义军的虚实报告金帅。

11.我因主帅归顺朝廷的事前来,没想到发生变故,拿什么复命呢?(“缘”、“期”、“何以”各1分,句意1分)

附文言翻译: 辛弃疾,字幼安,山东历城人。金主完颜亮死后,中原豪杰纷纷起义。耿京在山东聚集人马,号称天平节度使,调配管辖山东、河北效忠大宋王朝的军马,辛弃疾在耿京手下做掌书记,就劝耿京作南归决断。僧人义端,好论军事早先辛弃疾有时跟他有来往。等到辛弃疾在耿京军中,义端也聚集了一千多人,(辛弃疾)劝他投奔耿京,让他做了耿京的下属。义端一天晚上,窃得耿京的大印而逃,耿京大怒,要杀辛弃疾。辛弃疾说:“请给我三天期限,(我)不抓到他,再杀我也不晚。”他推测义端一定将义军的虚实报告金帅,马上行动抓住了他。辛弃疾斩下他的首级回报耿京,耿京更认为他是壮士。

绍兴三十二年,耿京命令辛弃疾带奏表归宋,宋高宗正在建康慰问军队,召见了他,嘉奖了他,授他承务郎天平节度使掌书记的官职,同时用节度使印和文告召耿京。正遇张安国、邵进已杀耿京降金了,辛弃疾回到海州,与众人谋划道:“我因主帅归顺朝廷的事前来,没想到发生变故,拿什么复命呢?”于是邀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直奔金营,(此时)张安国正与金将饮酒兴浓,就当着众人将他捆绑起来带走,金将没追上他们,辛弃疾将张安国献给朝廷。(朝廷)在闹市中将张安国斩首。朝廷还是将先前的官职授予辛弃疾,改做江阴佥判。当时他二十三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c89d8bc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