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

2022-06-29 17:40: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国旗下讲话——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欢迎阅读!
端午节,习俗,由来,旗下,讲话



国旗下讲话——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

国旗下的讲话

——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的主题是《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

有这样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儿歌讲的是什么传统节日吗,哦——是的,这首儿歌讲的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

那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那么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呢,

第一,端午节是纪念诗人屈原的节日,是爱国的节日。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了重要职务。因为他主张坚决对抗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还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极了,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精神的诗篇,最有名的是《离骚》。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怀抱石块,跳进了汨罗江,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和屈原不同,我们身处的时代是盛世的中国。国家富强,民众和谐。在这样一个富足自信的新时代,我们小学生更应该学会爱国,好好学习,练好本领,学会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第二,端午节是卫生节。端午前后正是春夏交替之时,天气炎热,多






雨潮湿,蚊虫滋生,病虫害渐多,是传染病的高发时节。为了避免疾病的发生,古人在端午节前后插艾叶、悬菖蒲用以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后来又加了石榴花、大蒜和龙船花,合称“天中五瑞”。

端午这一天,成年人还要饮雄黄酒和菖蒲酒驱蛇虫,小孩子要佩戴藏有朱砂、雄黄、香草的香囊预防疾病。

这些习俗表达的是古人驱瘟避邪、祈福佑安的愿望。这样来看,端午节是中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

第三,端午节是体育节,因为人们在这天要在水上赛龙舟。龙舟竞渡是一项很有气势、极具合作精神的竞技活动。端午竞渡能对群众性的水上运动、强身健体、民众团结起到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现在龙舟竞渡逐渐演变成一项国际体育赛事,起到友谊纽带的作用。

第四,端午节是美食节,因为我们要吃可口的粽子。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人们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吃粽子,一家人其乐融融。

同学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我们应该怀有敬畏之心。下个星期二是530日也就是端午节,在这里,提前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2017.05.2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ca6ab38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e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